东北网哈尔滨4月5日电 用人单位下“订单”,学校按需培养的“订单式”教学模式,在哈尔滨部分高校取得了显著效果。据了解,哈尔滨工业大学采用“订单式”教学的计时仪器模块专业,目前连续两年就业率达到100%,并且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我国钟表行业人才目前正处于紧缺状态。2003年,深圳钟表行业协会与哈工大签订合同书,按照协议,该校机电学院计时仪器模块专业根据企业需要安排课程,开展“订单式”教学。学生前3年实施“通才”教育,第四年按照需要进行专业培养,同时加大了实验课比重,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这种与市场对接的培养模式很快收到成效,该专业连续两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并且出现了用人单位排着队“抢学生”的情况,每个学生都有几个可供选择的单位。
今年是高校扩招后第三个就业高峰年,我省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又增加了近两万人,就业形势严峻。哈工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驰认为,高校本科生这种“订单式”培养模式值得借鉴。这种有针对性地培养将用人单位的需要与学生所长相结合,既避免了用人单位对人才二次培养的成本,又使学生能尽快适应岗位,同时减少了就业过程中因双方不适应产生的人才资源、财力资源的浪费。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