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4月6日电 “高价收药”,好卖的药药贩子再转手卖给药店,那么那些过期药、不好卖的药收来后,究竟拿给谁吃了呢?记者跟踪调查,把目标锁定在哈尔滨市的小药店、小诊所。
在香坊区某诊所。记者刚进屋,一老者迎了上来。
老者:“治病吗?”
记者:“不,不治病。想卖点药。”
老者:“卖什么药?”
记者:“什么药都有,收来的,便宜。”
老者:“我这是中药疗法,中药都有什么?”
这时,从里屋走出来一位老太。她再仔细打量了一会后说,现在我们的药还有,你走吧。
在哈尔滨市南岗区某药店,记者说明来意,店主说成品药不收,我卖的是原料药,而且是中药。
记者指着五味子,问多少钱一斤?
“30元、40元不等。”
多少钱能要货?
“不好说,拿来货看看再说。”
之后的几天,记者又走访了道外、道里区,发现一些小诊所、小药店都表示要货,不过他们的量比较少,品种相对单一。
一知情人向记者透露,“高价收药”者收来的药,在城市销量比较少,收来的药大部分销往农村。他说,大街上的收药者是零星的,不过还有人收他们的药,然后再大批销往农村。收药者再通过农村的小药店、小诊所卖给农民,农民才是“高价收药”者真正的“消费者”。随后,记者拨通了贴在哈医大二院附近的一个收药者的电话,在她的口中得到证实,她收的药卖往绥化某县。
治病救命的药品在药贩子手中成了损人利己的工具,药监部门如何面对黑心药贩?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