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2005年黑龙江省农作物主要灾害发生趋势分析
2005-04-07 13:42:28 来源:东北网-农村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4月7日电 根据省气象部门3~10月份气象趋势预测和全省测报网络监测调查结果,结合历史资料、种植结构、栽培措施等综合分析,预计2005年我省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害总的为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8亿亩次左右。

  虫害

  常发性害虫玉米螟、大豆蚜虫、苗期害虫与地下害虫偏重发生,大豆红蜘蛛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大豆食心虫中等发生,突发性害虫草地螟仍有偏重发生可能,蝗虫中等发生。虫害发生面积约为1亿亩次。

  1.玉米螟:据全省21个测报站秋季扒杆调查,平均百秆活虫数为124.4头,略低于上年,与常年接近,其中超过100头的市县占52.4%,部分地区呈上升趋势,较高的讷河、依安、拜泉县百秆活虫数为308、258.7、232.7头,较低的市县肇源、林口、五常分别为26.6、45、46头,发生分布不均衡。各站平均冬前存活率为93.4%,与上年、常年接近,幼虫总体发育质量较好,且冬季气候对幼虫越冬有利,但气象预报6月份低温,对玉米螟化蛹羽化不利,发生期将偏晚。预计全省玉米螟总的将为中等偏重发生,发生区域以中南部玉米主产区为主,发生面积为1800万亩。

  2.苗期害虫与地下害虫:中等偏重发生。发生的主要种类有地老虎、蛴螬、金针虫、蝼蛄、大豆根潜蝇、大豆蓟马、二条叶甲、斑须蝽蟓等。据全省10个测报站秋季越冬技术调查,蛴螬每平方米0.31头,大豆根潜蝇0.8头,较上年稍高;地老虎0.17头,金针虫0.13头,蝼蛄0.06头,较上年略低。虽然气象预报6月份气象条件不利于其发生,冬雪较大有利于害虫越冬,若不进行种子处理,预计大部分地区仍会达到上年发生程度。

  3.大豆食心虫:总的为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据全省20个测报站去年秋季调查,平均虫食率为3.84%,较去年的4.45%略有下降,其中达到防治指标(虫食率5%)的市县占30%,虫食率超过10%的县占5%,属历史上较低的年份。但各地虫食率差异明显,去秋幼虫脱荚晚于常年,越冬幼虫质量较好,越冬条件有利。因此预计2005年大豆食心虫总体将达中等发生水平,发生面积约1500万亩左右。

  4.大豆蚜:预计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干旱的地区将达到大发生程度。2004年受夏季较干旱气候条件影响,我省大豆蚜虫发生拖后,危害严重,同时,气象预报05年春季气温较高,降水略多,夏季降水偏少,有利于大豆蚜虫发生危害,且近年大豆蚜虫田间天敌控制力明显减弱。预计2005年大豆蚜在全省范围内将呈偏重发生趋势,发生区域以牡丹江、佳木斯、哈尔滨、绥化地区为主,发生面积约1500万亩。

  5.大豆红蜘蛛:近年大豆红蜘蛛在中西部大豆产区危害严重,常与大豆蚜虫混合发生,较难防治,预计2005年大豆红蜘蛛总体为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区域以中西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黑河等地为主,发生面积约500万亩。

  6.草地螟:2004年草地螟在我省为特大发生,但秋季查到的越冬虫量较少,平均平方米有活茧数为0.094头,但我省退耕还林还草、人工饲料等草地螟喜食作物种植面积加大,05年气象预报6月份的气象条件对草地螟的迁飞入境比较有利。预计2005年草地螟在我省仍有偏重发生的可能,危害期将早于常年,发生范围以齐齐哈尔、大庆、绥化市等西部县为主,发生面积约1000万亩,各地要重点做好监测准备工作。

  7.蝗虫:据泰来、肇源、拜泉、北安、绥化北林区等县调查,草原、农田蝗虫发生区最高越冬基数为6块卵,平均密度为1.91块卵,为近年最低年份。预计2005年蝗虫为中等发生,农草交界区部分农田会受到危害,发生面积约500至800万亩。

  8.次要害虫及新发生害虫将进一步扩大危害:大豆上的夜蛾、毒蛾类、双斑萤叶甲等次要害虫与大豆根绒粉蚧、大豆黑杆潜、豆小卷叶蛾、豆萤叶甲等新发生与次要害虫随着气候变化与种植结构调整,在部分地区还将造成一定程度危害。水稻二化螟将由哈尔滨市进一步向绥化市的部分市县扩展危害,发生程度为中等发生,部分水稻品种将中等偏重发生。玉米旋心虫在中部玉米产区发生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蔬菜上的蚜虫、小菜蛾、菜青虫、斑潜蝇、白粉虱及甘兰夜盗等为中等偏轻至中等发生。向日葵螟虫将偏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