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将忠诚汇入林海--记优秀共产党员育林功臣孙海军
2005-04-07 16:23:42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杜丽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7日电题:将忠诚汇入林海--记优秀共产党员育林功臣孙海军

  记者杜丽华

  孙海军在小兴安岭林区工作了30多年,带领职工营造12万亩人工林。经他培育的树木成活率达96%,创造了在高寒地区育林的奇迹。林区人说,老孙为咱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片财富,他是林区“新时期的马永顺”。

  1970年,25岁的孙海军从东北林业大学毕业后,便在黑龙江省伊春林管局所属的双丰林业局茂林林场当上了采运机械技术员,一干就是13年。他亲自参加了大面积过量采代的林区生产作业,亲眼目睹森林资源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林区人不培育后备森林资源,就像农民有地不种庄稼一样。”他暗下决心变砍树人为种树人,一定要还大山以绿色。

  孙海军归纳总结出了“户为基础,二级管理,三次验收,互相制约,效益挂钩,全面承包”为主要内容的营林管理方法,创造出了均匀造林法,直镐植苗法,整地留树法,落叶补云(杉)法等造林办法。他的做法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孙海军造林法”。

  孙海军的居住地与营林生产作业区平均距离都在10公里以上,他每年都在山上工作300余天。有人粗略地计算过,孙海军爬山越岭17年,行程8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两周。他种的树如果单列每两米栽一行,可以绕地球一周多。

  “忠诚可靠,吃苦耐劳”是孙海军提出的“八字”方针。一天,孙海军上山检查一林班造林情况。从表面看,树苗苗栽得正踩得实,没什么问题。可当他蹲下身用砍刀挖土看苗,发现树苗普遍栽得浅,而且严重窝根。他当即决定一律拔掉重栽,直到1.2万树苗重新返工栽完,验收合格。

  如今,经孙海军细心呵护,大山已重新披上了绿装。按照营林标准,5年保存率达到70%就算好林子了,他负责栽种的人工林保存率却接近100%。

  孙海军的业绩和精神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肯定,他先后被评为育林模范、育林功臣、劳动模范等,多次被省市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2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黑龙江省特等劳动模范,并光荣地当选了十六大代表,出席了党的十六大。

  面对成绩和荣誉,孙海军没有满足。他说:“我还要坚持不懈地干下去,直到干不动为止。”

责任编辑:刘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