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7日电(记者 孙晓锐) 又一个所谓的“车展”闪亮登场。哈尔滨的一个原本所谓“购车节”的临时汽车大集也改头换面宣传成“车展”了。虽然抛出了不少所谓“必看”的噱头,然而,先天的不足注定了这依然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车展”。走进这个由几家企业和媒体共同主办的“百姓车展”,遗憾之情扑面而来。
遗憾之一:不是真正的车展
从表面看,这次活动与真正的车展一样,也不乏“背景”。哈尔滨汽车行业权威机构支持,几家具有影响的企业联袂,主流媒体的新闻炒作等等,但这些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举办“车展”的通病——没有核心竞争力。不像国内公认的名牌车展,每个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不可替代性,都能浓缩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动向和跳动脉搏,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和厚重的文化内涵。
据专家介绍,车展分国际性车展、全国性车展,区域性车展,如日内瓦汽车展、巴黎汽车展、东京汽车展,北京、上海、长春、哈尔滨、成都、杭州、南京车展等。评价一个车展成功与否,档次如何,主要看三个方面:一是参展商有多少,是否具有代表性;二是否有新车;三是厂家有否推出顶级车或概念车。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缺了车展的魅力就大打折扣。另外,车展应该展现文化韵味,应该传播汽车概念,应该渗入品牌特征。而这些都不是这个所谓“百姓车展”所涵盖的。按这样衡量,这次“百姓车展”不是真正的车展,更像是个汽车大集或车市。
遗憾之二:参展商少
这次活动虽然与媒体合作,宣传声势很大,但参展商还是很少。据记者统计,这次展会的汽车厂家一个没有,经销商也不过二、三十家,而且都是哈市的企业。根本没有一个成型车展应该具备的规模。所展车型也基本上都是在市场销售的车型,新意不多。一些有实力的公司多数是以经销商为代表来参展,而且也就是带几款车摆摆样子,基本上找不到今年将要上市的新车型。在行家看来,没有新车的车展其实与汽车大卖场已没有太多的区别。甚至还不如普通停车场上停的车有档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销商告诉记者,其实他们也不愿意把那些上市已久的旧车型送上展台去愚弄观众,但是办车展的通过朋友没完没了的找来,没办法有时也得捧捧场。
遗憾之三:一厅多展
也许为了弥补展场太过多余的空地,或弥补场租的不足,再或者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这次展会现场还有很多“另类”参展商,服装、箱包、鞋帽、食品、医药等等,几种毫无联系的东西和车放在一起展,显得不伦不类,也使得布展乱七八糟。也许这有说法,这些东西车主都用得着。这些另类参展商在展会上大声吆喝,让人感觉不是在看车展,而是到了庙会。
遗憾之四:布展简陋
车展也是体现汽车文化、让参观者欣赏汽车艺术的地方,当然舞台的布置装饰就要显得华美精致,让人赏心悦目。可在这个展会现场记者发现,许多参展商的展台根本就没装饰,在一个空地上摆放一辆车就算展示了,根本没什么布展。许多参观者看到后都大呼上当:花钱买门票就参观这样的“车展”,模特和灯光基本没有,天气混暗下,只能贴近观看,这和宣传的简直是一个极大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