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论增强发展意识树立良好精神状态
2005-04-15 09:05:06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14日电 今天出版的黑龙江日报刊登了评论员文章《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论增强发展意识树立良好精神状态》。全文如下:

  努力快发展,大发展,已经成为龙江大地上激昂的主旋律,政通人和,人心思进,全省上下干事创业的热情日益高涨。在这样一种良好的发展氛围中,不断提高对发展的认识,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发展思路,显得尤为重要。

  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省政府从实际出发,制定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确立了下一步加快发展的具体任务。应该看到,这些规划与设想准确地把握了党中央的政策精神实质,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与针对性,反映了3800万人民的意愿,是全省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一个总的行动指南。然而,就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而言,有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真正理清了发展思路,能不能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方式,有关发展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是不是已经完善了、落实了?这些都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继续探索的。

  思路决定出路。要快发展,大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发展思路,这种思路又必须从当地的实际出发,体现出特色,发挥出优势。在当今社会,不论是市场的竞争,还是地域间的竞争,都越来越讲求特色,突出各自的优势。我省虽属于相对不发达省份,但优势还是比较突出的。如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极其丰富,大森林、大草原面积广阔,耕地多,农业机械化、集约化程度比较高,农业基础设施比较好,重工业基础雄厚,在许多制造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科技人才优势明显……这些优势使我省发展潜力巨大,后劲儿十足。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科学运作,化资源优势为竞争优势,就会加速本地区的发展。在这方面,我省一些地区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绥化市是玉米主产区,近年来他们在农区工业化上不断加大投入,使粮食深加工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双城、富裕等地草场面积大,牧业基础好,通过引入国际、国内知名的乳业集团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农民增收很快;绥芬河、东宁等口岸城市,发挥区位优、基础好、与对岸联系广泛等优势,加大开放力度,正在逐步实现对俄贸易的战略升级。可以说,抓住了重点,突出了特色,就等于掌握了制胜的法宝,取得了不断发展的动力。

  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必须在制定的目标和措施中,充分体现出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的要求,改变以数量增长论英雄的做法,杜绝那种急功近利、盲目追求高指标、铺摊子的现象。在推进发展中端正发展的目的,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谋划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检验发展的根本尺度,力争使我们的工作业绩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得起群众的检验,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应该看到,南方一些发达省份起点高,速度快,而且目前仍在高速发展,如果我们仍不紧不慢,按部就班,那么我们非但追不上人家,反而会被越落越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形势、任务的不断变化,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在调适思路上下功夫,以正确的思路统领全局、谋划发展,大胆突破,勇于创新;要继续扩大开放,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方面积极借鉴和吸纳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和改革成果为我所用,一方面深挖潜力,高起点,大手笔,艰苦奋斗,自主创业,体现出后发优势;在确保质量效益前提下,一些行业、一些地方要快马加鞭,敢闯敢冒,早日形成龙头示范效应,进而带动全省的发展;要打破僵化的思维模式,以解放思想的勇气与胆略,以超常规的举措大踏步地向前迈进,把国家给与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用好吃透,创造性地落实到当前的各项工作中去。

  在改革的攻坚阶段,良好的精神状态将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全省上下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会辩证看待优势与劣势,既不悲观失望,又不盲目乐观。发挥集体智慧,不断拓宽发展思路,完善发展规划。科学的发展规划一旦制定,就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切不可朝令夕改,因人废制。要“咬定青山不放松”,齐心协力,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我省的各项改革事业推向深入。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