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七台河今年产值超亿元的民企大户有望达到14家
2005-04-19 09:17:06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七台河4月19日电 在素有“煤焦之都”之称的七台河,煤的身价日增。日前,一些客户手里掐着钱排着队买煤还未必能买到———这是因为,大焦化产业用煤量很大,本地煤炭量不足时,甚至还需要外进。

  让七台河的煤“过腹增值”的,是七台河市吸引来的一大批民营煤化工企业,尤其是在七台河市“扎堆”的民营纳税大户企业。去年,七台河全市产值超亿元、纳税超千万元的9个民营企业就有8个是煤化工企业。今年,这个市煤炭加工企业产值超亿元、纳税超千万元的民营企业将达到14户,其中,将有6户纳税超2000万元,3户纳税超3000万元。

  在桃山区,各煤矿采煤筛选出来的黑矸石同样是“香饽饽”,一座座矸石电厂把黑矸石当做主要“口粮”,一年下来,要“吃”进上百万吨黑矸石。这些电厂“吃”着矿山扔出来的煤矸石,“吐”着电和热源,同时也排出大量灰渣。这些灰渣又被域内民营企业和外国老板看出了“钱景”。这不,一座大型环保建材工业园区在桃山区域内建起来了,厂区内忙得热火朝天。宝尔强环保建材生产线上,荷兰、德国等外商、技术工人和中方员工正在用灰渣及少量外国原料生产环保建材。这些用灰做的环保建材产品60%以上将走出国门,远销荷兰和德国。

  作为煤炭资源型城市,如何走出经济增长的新路,建立新的经济发展格局?这个市的决策者提出,依托煤炭资源,发展煤炭精深加工产业,依托焦炭副产品主攻煤气转化和煤焦油精深加工,把煤化工逐步发展成为新的主导产业,对煤炭生产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达到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害化,发展循环经济,把传统的依赖煤炭资源消耗的线型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于是,在招商引资中,变过去的泛泛招商为突出重点招商,围绕煤炭资源勘探、矿井建设改造、煤转电、煤转焦、煤化工、煤建材等项目,把目光瞄向与该市经济关联度大的钢铁、电力、化工的大企业、大集团。目前,已有宝泰隆60万吨、龙鹏60万吨、亿达80万吨、龙洋96万吨等一大批大型煤化工骨干企业在七台河大地崛起,形成了一个年产值超亿元、税收超千万元的工业群体,强有力地拉动了七台河经济的快速发展。去年,全市产值超亿元、纳税超千万元的9个民营企业就有8个是煤化工企业。今年一季度,亿达、宝泰隆、吉伟、万昌4户新投产焦化企业新增焦炭产量24万吨,新增产值2.3亿元。今年一季度,这个市新开工和续建的20个项目中,煤炭加工项目就有10个,完成投资4058万元。目前,亿达、宝泰隆、龙鹏3户企业煤气制取甲醇及30万吨煤油深加工项目,大唐、市矿矸石电厂扩容,亿达、宝泰隆、鲁龙燃气电站项目都在运作中。

  为了让这些企业安心生产,并吸引更多企业来七台河发展,七台河市在打造全省最优、周边最好环境上不断细化,完善了各项优惠政策,建立环境创建目标体系,强化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加快七台河周边大通道建设,黑龙江省东部城市中心位置区位优势显现,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产生了“洼地”和“候鸟”效应,使七台河散发出无尽的引资魔力,今年一季度招商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56个,预计固定资产投资27亿元,已到位资金5.3亿元。成立于2001年的亿达公司规模迅猛扩展,去年纳税4000多万,进入全省纳税前50名企业行列,今年一季度,完成销售收入20614万元,同比增长2.7倍,上缴税金2780万元,增长3.64倍,预计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纳税6000万元。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