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0日电 农村青年初中毕业后,如果考大学无望,多数人只能留在家里务农。如今这种情况在海林市已迅速改变。从今年4月起,该市农村2200多名初中毕业生将利用在校读书的机会,自愿接受就业技能培训,预计85%左右的学生可以凭一技之长实现就业。继今年1月被省政府命名为“境外打工第一县”之后,新春之际,海林市在全省又率先推行了农村初中生在校就业培训工程。
4月18日上午,记者从海林市农委、教育局联合举办的“旧街中学就业培训现场会”上得到了这一消息。据组织者介绍,目前该市有14所乡村中学,每年初中毕业生达2500人左右。为了掐断农村低素质劳动者不断出现的源头,加快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步伐,该市农业、教育部门决定把去年旧街中学、石河中学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的经验加以总结推广,利用农村中学现有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面向该市应届毕业班学生及往届毕业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家政服务、餐饮服务、物业保安、电子操作、微机管理、机械加工、旅游服务等专业培训活动,并已与本地及外省市部分用人单位达成了“订单培训”协议。经培训之后每输出1名务工人员,该市财政部门将给校方奖励10元钱。
“在当前就业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初中毕业生经过专业培训后,能顺利找到工作吗?”面对记者的疑问,旧街中学的师生们给予了肯定的回答。据调查,长汀镇卜家村青年郭娟娟、海林镇石东村青年张秀芹在乡村中学接受了旅游服务专业培训后,如今已与2家旅行社签订了用工合同,今年5月以后将分别在“中国雪乡”、威虎山影视城上岗担任导游。
责任编辑:岳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