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1日电 昨天,本埠首例公证变性手术在哈医大二院顺利完成。由于当事人为首位公开在公众面前亮相的变性者,同时手术也是哈市第一例经过公证的变性手术,整个过程倍受关注。
变性手术:六小时顺利完成
在做手术的前夕,记者曾到妇科病房探望昨天那位接受手术者。一进门,1米90左右的身高让人始料不及。谈吐中,其心态极为平和,没有想象中的紧张与压力,一边回应着记者,一边摆弄着床头柜上的一盆绿叶植物。
昨天的手术从上午9时进行到下午14时53分,由泌尿外科、妇科、整形外科三科专家合作进行,在患者全麻状态下,6个小时的手术顺利完成。这次接受手术的患者,被诊断为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易性癖。手术是由整形外科做的总体设计,泌尿外科祝青国教授负责的是第——个环节:严格按照术前设计切口,以最大限度地保存切口外皮瓣的血液循环;在切除原有生殖器官后,重造尿道口,为下一步的成形打基础。第二个环节由妇科李佩玲教授负责:在男性的尿道和直肠之间打开—个长10公分、宽两指的缝隙,即“造穴”。最后,整形外科庞建华教授取患者阴股沟的两块带着血管和神经的皮瓣,伸人到造好的穴中,实施阴道再造术。昨天的手术是男变女的一个主要步骤。今后,为使患者更具女性特征,还需做隆胸、喉结整形等手术。
坦露心声:我会勇敢地面对
因昨天刚刚做完手术的患者,还在恢复中,记者不便长时间采访,在哈医大二院整形外科病房,记者见到了另一位变性者,也许“她”的想法和对变性手术的认识,让我们能够走进他们的生活,去了解这部分人的内心世界:“她”就是刚刚做完手术十几天的晓玉(化名)。
晓玉长得很清秀,刚刚换上了医护人员给“她”买的粉色新睡衣,显得女人味儿十足。20多岁的晓玉告诉记者,自己现在不觉得有什么压力,反而卸下了包袱,觉得相当轻松,因为做这个手术是自己多年的愿望。晓玉称,自己有两个姐姐,小时候看姐姐们穿漂亮衣服很喜欢,自己也跟着穿。听到别人夸自己漂亮,晓玉很高兴。直到上小学四五年级时,晓玉才真正知道自己是个男孩子。但晓玉却只喜欢男同学,见到喜欢的男生会心跳,对女生却一点儿感觉都没有。这种痛苦的情感经历一直伴随晓玉长大成人。几年前,晓玉交了一个男朋友,两人还到照相馆照了一张类似结婚照的照片。但因为不想让对方越陷越深,耽误前程,晓玉后来忍痛断绝了双方的来往,不过,至今“她”还保留着那张珍贵的照片。
今年4月6日,晓玉终于圆了自己的女人梦。面对记者的采访,晓玉称这是自己面对社会的开始,“她”不紧张,因为紧接着“她”还要面临更实际的问题:找工作。学历不高的“她”知道自己不可能回到原来打工的地方,但“她”称丝毫不后悔,自己只会勇敢地面对。问及未来的感情,晓玉称,要找一个真心爱自己的人做伴侣。现在“她”就有一个男友,但“她”担心怕自己的经历会给对方和他的家庭带来压力。
变性手术没有后悔药
面刘变性现象,有关专家称,变性手术一定要慎重,它是不可逆的。哈医大二院整形外科庞建华教授介绍,无论是通过手术做阴道成形,隆胸,喉结整形,还是做阴茎成形,但像女性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男性睾丸分泌的雄激素都不可能再造,只能靠口服药物。当然也可做移植,但变性手术关于性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问题还没有解决。因此,—旦切除掉其原有的性器官,想恢复原有的男儿身或女儿身是不可能的。再者,不管是男变女,还是女变男,都不会再有生育功能。另外,人体的结构是非常复杂的,不管是男变女,还是女变男,实际上都不可能达到完全变性,如再造器官的柔韧性、伸缩性等功能肯定无法与原有的相比。
另据省医院整形外科主任冉维志教授介绍,从1996年开始,该院已经做过五六例变性手术。其中不乏后悔者。有一位二十岁出头的漂亮的变性者,在某城市夜总会做表演。 “她”经常整夜整夜地失眠,因为“她”觉得没有人真正地喜欢“她”,别人只是拿自己寻求刺激。
心理医生称,孩子社会性别形成期为10岁左右。哈医大二院心理门诊张文艺医生说,有着强烈的变性想法的人,—般医学上称之为易性癖。易性癖的形成,一部分原因与童年成长的环境有关,如童年期男孩当成女孩抚养,或女孩当成男孩抚养;男孩很小时只和姐妹在一起,或女孩只和父兄在一起。而10岁左右的青春期前期是社会性格形成期,此时最易受家庭及外环境的影响。
对于欲变性者,医生在处理时很慎重,—是要了解有变性想法的人的成长经历、环境;二是检查其性发育、性功能、染色体是否存在异常,是否存在双套性器官;三是判断其做完手术后,能否面对社会的接受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