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青冈:干群发力脱贫增速
2005-04-21 13:24:36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肖红玲 南炳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21日电 提到青冈,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贫困——1990年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2002年初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2003年又被确定为全省“十弱县”之一。面对贫困局面,2003年以来,青冈县广大干部群众在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不等不靠,掀起了摆脱贫弱奔小康的新一轮加快发展热潮。去年,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在绥化市10个县(市)区考核中,以前要倒数的青冈跃居第四位。

  围绕产业上项目

  青冈县委提出工业化牵动、产业化开发、民营化推进、市场化经营、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战略,全力推进玉米、畜牧、特色绿色和林业四大主导产业发展。2004年,玉米、畜牧、特色绿色和林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加工产值分别实现6.1亿元、4200万元、1.2亿元和5000万元。

  在其强力拉动下,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1.25亿元,财政收入4789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48元,同比分别增长24.8%、9.2%、8%和68.7%。

  青冈年种植玉米面积130万亩,可产玉米7亿公斤,拥有天然草原70万亩,有林地面积62万亩。过去,这些资源只是以“原字号”进入市场,青冈人捧着金碗要饭吃。

  青冈各级干部一致认识到:围绕资源上加工,围绕产业上项目,是摆脱贫弱的根本出路。

  他们本着对客商有吸引、对市场有衔接、对发展有保障的原则,围绕主导产业,全力引进和建设牵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资源加工型项目。目前,玉米、万寿菊、肉羊、肉牛、生猪、乳业和林业等项目均已形成了产业化发展链条。其中以建设亚洲新兴玉米工业城为目标,以50万吨玉米综合加工为代表的玉米产业化建设项目8个,畜牧产业化建设项目6个,特色绿色产业化建设项目3个,林业产业化建设项目2个,完成投资达2.1亿元。2004年,共实施工业加工、农业开发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四大类共65个项目,总投资达11亿元。

  以服务“三农”为重点,全面促增收

  “两免三补”政策出台后,乡村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逐渐弱化,为“三农”服务成为新的工作重点。在新形势下,怎么实现民增收入、村增积累、乡增财源,是青冈在摆脱贫弱进程中重点探索的课题。他们突出抓了四项重点工作:

  加强项目开发型干部队伍建设。去年,全县各级干部共联系、洽谈各类项目84个,领办创办加工企业12个,全县涌现出项目开发型干部典型104个。

  发展经济合作组织。目前,已建成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128个,其中专业合作社49个,各类专业协会26个,村级服务社53个。祯祥镇科技合作社就通过试验示范为农民提供优质种肥、防疫药品、苗木、兴办科技园区、开展科技培训等方式,为全镇农民节省生产资金近122万元,实现镇财政、农民和合作社三方收益。

  强化示范引带作用。全县497名乡村干部创办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色种养加产业示范服务基地和园区39个,发展各业项目152个,直接或间接引带农户近3万户,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群众增收。

  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坚持内转外输并重,鼓励农民走出家门,跳出农门,开拓农民增收的外部空间。仅2004年,全县就转移劳动力7.4万人,创收近2亿元。

  靠营造政策引力和服务引力弥补先天不足

  青冈,一个既无区位优势,又无矿产资源,甚至连铁路都没有的内陆农业县份,却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实现了引进合同资金12.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7.1亿元的目标。做法值得思考。

  “没有优势就创造优势,没有资源引力我们就营造政策引力、服务引力”。青冈县委书记徐承运在全县创建优良经济发展环境大会上说。

  到青冈任县委书记的第四天,徐承运带领县四大班子领导先后两次奔赴山东诸城外贸公司总部,就玉米开发进行洽谈。诸城外贸集团老总表示,就冲青冈这种求发展的恒心、引项目的诚心、强服务的真心,我们一定加大深入开发力度和投资规模,全力支持青冈发展。

  两年来,为营造宽松、优良的发展环境,青冈县不遗余力。《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几经修订,更趋宽松;“一站式”办公大厅,最大限度减少了审批环节;成立大项目推进办公室,为引资项目提供一切服务;抓住平安青冈、法治青冈、信用青冈三个建设重点,一个安居乐业、竞争有序、全力发展的和谐青冈已初见端倪。

  今年,他们把人人是环境、处处为发展、事事讲服务作为创建优良经济发展环境的工作重心,确定了引进合同项目50个,合同资金6亿元,到位资金3亿元的引资目标。

  科技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更是贫弱县份加快发展的希望所在。

  青冈县坚持把“科技兴县”战略作为发展四大主导产业、增加群众收入、加快脱贫解困进程的重大举措来抓,增强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到2004年底,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份额达到53%。

  这个县充分利用与省农科院、东北农大、哈工大等院校建立的合作共建关系,坚持“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组织开展科技培训。去年,选派60多名优秀领导干部到哈工大接受了为期半个月的先进适用技术培训。请省农科院、东北农业大学专家教授举办了玉米、万寿菊标准化栽培,奶牛、肉羊规范化饲养等专题技术讲座76次,共培训干部群众10万多人次。并成功主办和承办了青冈县农业科技成果展示推广大集和黑龙江省青冈农业科技大集。

  在省农委、省农科院等部门的指导下,共建立了100万亩高淀粉玉米、20万亩高油高蛋白大豆、10万亩有机葵花、6万亩万寿菊、10万头肉牛、30万只肉羊等十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其中高淀粉玉米、“两高”大豆两个基地实现了亩增百斤粮,拉动全县粮食总产达到5.28亿公斤,创历史新高。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一个丰收年。

责任编辑:朱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