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1日电 日前,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与省人事厅联合组成课题组,开展了《黑龙江省离退休科技人才资源及开发对策研究》的专题调研。结果显示,我省离退休专业技术、党政与管理人才约有70万,是一支不可低估的人才队伍。
而另一项调查显示,我省人才严重缺乏:一是人才总量不足,二是人才结构性短缺比较突出,三是35岁到45岁黄金年龄段的专业技术人员流失比重大,四是新增人才资源不足。
我省离退休科技人员,大多是五六十年代培养的本科及大中专毕业生,相当一部分科技人员掌握流利的俄语。目前,我省开展中俄经济及科技合作,亟需懂专业知识又掌握外语的专门人才,尤其在目前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各项事业中,他们更是“物美价廉”的人才资源。老科技工作者在发挥自身优势、补充我省人才资源的不足方面,大有用武之地。
事实上,在我省各行各业,仍活跃着一大批离退休的老科技工作者,不在其位却仍谋其事,为我省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服务。
去年,牡丹江、佳木斯、大庆等地的老科协分别围绕农村专业化生产、农产品加工、油田建设等问题开展调研,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建议,被政府有关部门采纳。齐齐哈尔市老科协农业专家服务站的20多位专家,在农村推广应用生物菌肥已达56万亩,不仅建立了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还成立了绿色食品配送中心,使农业增收5600多万元。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成为老科技工作者们心头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哈师大附中,省老科协科普讲师团宣讲的马祖光献身科研的事迹感动、激励着学生们。一年来,全省各级老科协组织科普报告会128场次,听讲人数达1.63万人次。
关于老科技人才的使用与开发,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在前不久召开的省老科协三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上,记者获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中组部等八部委《关于进一步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意见》,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的意见。我省有关部门也在积极为老科技工作者释放余热搭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