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2004全省环境公报显示:黑龙江仍处于比较严重污染状态
2005-04-21 18:49:41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杜丽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19日电(记者杜丽华)今天,省环保局向新闻媒体通报了黑龙江省2004年度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2004年黑龙江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较2003年稍有改善,城市声环境质量与往年持平,但全省仍处于比较严重的污染状态。

  据省环保局新闻发言人介绍,从哈尔滨、齐齐哈尔等10个城市监测数据看,2004年黑龙江省空气质量总体上有所好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都达到国家标准,有50%的城市空气质量年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但未超过国家三级标准。污染物以尘类为主,一四季度污染严重,属煤烟型污染。

  水污染问题依然比较严重,河流和湖库普遍受到污染,除嫩江、乌苏里江总体水质状况较好外,松花江干流、牡丹江等水系总体水质状况较差。镜泊湖、五大连池等污染物超标,水质最差的是镜泊湖,各水期的使用功能均不能保证。与2003年相比,各水期属于V类或劣V类水体的河流长度总体上有所减少,但由于生活污水的增加,水系中主要超标污染物在去年高锰酸钾指数和生化需氧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氨氮。

  据黑龙江省11个地级市的地表水监测结果显示,2004年,各个水期中,多数附近地表水的水质达不到使用功能要求,其中鸡西、鹤岗、和双鸭山市3个城市附近地面水的水质全年各水期均达不到使用功能。由于生活污水的增加,2004年城市附近地表水是河流中水质最差的区域,而目前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只能处理生活污水总量的10%,污染仍有可能继续加大。同2003年相比,七台河市水源地的水质好于去年同期,水质各水期均好于去年同期。

  2004年全省监测的10个省辖城市仍普遍受到噪声污染,多数城市声环境质量处于较低污染水平,声环境质量变幅不大。其中交通噪声、生活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最大,需要安静的高功能区域仍普遍受到噪声污染。

  除此之外,我省其他几项与环境质量相关的指标也均有不同的变化。去年我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162.63万吨,比上年增加约65万吨;耕地面积1170.8万公顷,比上年净减少了0.16万公顷;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427.7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1.05万公顷;农作物秸秆还田面积5300万亩,较上年增加了6%。

  相关名词解释:

  水域功能和标准分类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汤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责任编辑:岳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