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4月25日电 题:哈尔滨,世界为你喝彩
4月24日,在日本中部爱知县名古屋市。2005世博会在大幕开启整整一个月的这一天,曾创下一个又一个之“最”的中国馆又成了最“抢眼”的地方———在“黑龙江活动周”开幕当天登场的“哈尔滨城市日”,以一系列开放、跃动、豪迈的“自选动作”,向世人呈现出一座城市特有的魅力。
冰雪大餐,搅热世博会
伴着《塞北的雪》优美的旋律,8名美丽的哈尔滨姑娘足蹬白靴、身披雪花,带着冰雪赋予的灵秀款款而行……中国馆主展馆内用中国古老而独特的宣纸制成的“生命之树”,映衬着姑娘们的婀娜身姿,人与自然共生的意境油然而生。这群平均身高接近1.8米的哈尔滨模特,无可争议地成了昨天爱知世博会的明星,不仅在活动日当天以7场表演,“挤”走了开幕以来每天表演7场、一直是中国馆招牌节目的“阳光女孩”民乐组合,还成了中国馆的活广告,许多参观者被她们吸引而来。数百名观众看了一遍又一遍,站累了就干脆席地而坐。一天内,《塞北的雪》在中国馆一次次播放,馆内也一次次出现了“爆棚”场面。
展馆内的室温虽然超过了20摄氏度,可两块1米高、半米宽、不足30厘米厚的冰块,在我市冰灯艺术博览中心设计室主任侯卫东的手中很快变成了泰然镇定的“座龙”和展翅欲飞的“天鹅”。艺术家以奇妙构思和娴熟技艺,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一名日本大学生兴奋地说:“在电视上曾看到过哈尔滨的冰雕,可没想到这样神奇。2009年大冬会,一定要到哈尔滨去。”
招商大项目,成活动焦点
投资20亿元的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机电装备配套工业城项目、已列入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首批国债计划的稻谷精深加工科技园区项目、松北区高科技产业带项目……哈尔滨团此次带去的30个招商项目,引起日本当地企业界和参加世博会的其他国家客商的广泛关注。
在“哈尔滨城市日”活动前,省政府与国家贸促会、大连市政府共同举行的投资说明洽谈会上,现场摆放的24张洽谈桌座无虚席,洽谈现场气氛热烈,交流踊跃。计划的洽谈时间已过,一组组洽谈伙伴还在交谈着……到“哈尔滨城市日”开幕前半个小时,从投资说明会主办地风尘仆仆赶来的招商团代表们个个面带喜色。松北区区长助理周长河告诉记者,从去年起,松北区的太阳岛月亮湾大型旅游项目和中日友好会馆项目就在与日方洽谈,由于是通过中间机构谈,总是有波折,他们几乎都要放弃了。这次来日本,与对方直接见面,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进展:500亿日元的投资落实了200亿日元,日方除决定在六七月份到哈尔滨签订正式合同外,还提出要拓宽投资领域。
第一次向日本企业界招商的市供排水集团的磨盘山供水和污水处理两个项目,就引来两三家企业同时来洽谈。为进一步了解项目,日方企业已表示要随他们之后尽快到哈尔滨考察。
振兴战略,引全球聚焦
分析“哈尔滨城市日”活动人气旺盛的原因,世博会中国馆的一位负责人认为,原因很多,但很重要一点是国家实施的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将东北推到了全球“聚光灯”下。
记者到日本几天来也感受到了这一点。在随王大伟副市长走访日本的世界500强企业伊藤忠商社时记者发现,王大伟副市长介绍市情时,不等翻译开口,对面的七八位日方人员已频频点头。后来才知道,这些人不仅都会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而且对哈尔滨及整个黑龙江的许多相关产业都非常了解。在他们公司10个员工中至少有一个会说中文,全公司与中国人打交道不用翻译的有400多人。他们介绍说,早在2003年10月中国政府刚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久,伊藤公司就派出20多人的大型代表团赴中国东北寻找商机,在东北三省很快就建立了4个分支机构,去年10月他们还在哈尔滨成立了办事处。接下来在双日株式会社、日本日中东北开发协会等单位走访时,同样又出现了这一幕。为有效利用时间,接待王大伟副市长一行的日方人员往往都是直接用中文交流。
爱知世博会,给走向世界、走向振兴的哈尔滨更大、更广的舞台。聚光灯下,豪迈的哈尔滨人不负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