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勃利:“三驾马车”拉动县域经济驶上快车道
2005-04-26 18:12:03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杜丽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26日电题:勃利:“三驾马车”拉动县域经济驶上快车道

  黑龙江省勃利县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12.8亿元,2004年增加到22.8亿元,年均递增15.5%。2000年工业提供的财政收入为3407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48.6%,2004年工业提供的财政收入达到9600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72%,比2000年提高了23.4个百分点。

  这样一组数据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力,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县城何以在短短四年时间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如何跳出农业走上工业立县的道路?带着疑问记者来到了勃利县。县委书记赵恒太介绍说,几年来,勃利县通过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深化企业改制、投善环境促招商这“三驾马车”拉动了全县经济快速发展。

   点煤成金――发挥优势做大煤文章

  面对一度低迷的县域经济,县领导班子思考着:勃利的最大优势是什么?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在哪里?经过反复调查论证,人们将目光锁定勃利的优势资源煤炭。勃利煤炭勘察储量达1.2亿吨,其中瘦焦煤属国内外稀有优良煤种。

  长期以来小煤矿生产原煤卖不上价,煤炭销售公司百家之多形不成气候。2002年,勃利县开始整合涉煤企业,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购并小煤矿、小企业,大力培植煤炭洗选、焦化龙头企业。如今勃利县已形成亿达、恒泰、东华、银杏4个煤炭集团,涉煤规模以上企业8户。原来100多家原煤销售企业如今只有铁兴销售公司一家。

  在整合企业的基础上,勃利县提出依托龙头企业,拉长煤炭链条。坚绝不卖原煤,深加工洗精煤卖焦炭,提炼煤矸石、煤泥、煤气、煤焦油、粉煤灰等高附加值产品。勃利县恒太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算了一笔帐,原煤每吨可售200元,精煤每吨可卖到700元,焦炭每吨1150元,原来生产原煤一年创收四五千万元,如今通过深加工销售精煤、焦炭年可创收2亿元。

  一大批以煤为主的企业形成产业优势,财政支柱企业群开始发挥支撑作用。2000年煤产业税收不足全县税收的10%,2004年勃利县煤炭产业实现税收6053万元,占全县工商税收的53.3%。今年煤产业预计实现税收1.5亿元,将占全县工商税收的70%。

   誊龙换鸟――深化企业改制促发展

  过去,受体制和市场因素影响,勃利县国有企业包袱沉重、设备老化、技术落后,大部分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2000年以来,勃利县通过重组改制、嫁接改造、整体出售等改革措施,大力推进企业资产重组。

  2001年,勃利县引进七台河客商兼并了县选煤厂,组建了亿达选煤公司,940名职工全部得到安置。2003年企业投资3亿元,上马年产50万吨捣固铸造焦炉工程。同时投资4000万元建设先进工艺的选煤厂和选煤厂。亿达选煤公司短短四年时间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地发展起来,企业效益逐年上升。改制前选煤厂年创税收仅100多万元,2004年亿达选煤厂上缴税金达4166万元,今年预计上缴税金将达1.2亿元。

  县木糖厂因木糖产品市场不景气,迫使企业关停。为了开辟新项目,合理利用企业现存的水电气等完备的基础设施,将木糖厂整体出售给七台河美华焦化公司,该公司计划通过技术改造生产高附加值的木糖醇产品,新增两条桔杆生产线,盘活企业闲置资产600万元。

  2003年末,勃利县工业企业全部退出国有阵地。几年来,一批关停企业纷纷投产上马,盘活了钢铁厂、制粉厂、亚麻厂等一批闲置资产,共盘活资产4.3亿元,还安置了6600人就业。

   筑巢引凤――优化投资环境大招商

  勃利县领导班子深刻体会到,招商引资是开发产业、开辟财源的捷径,是解决资金、技术、市场问题的灵丹妙药。然而,勃利县的硬环境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人们意识到只有在营造“软环境”上下功夫,不仅要用优惠政策吸引来客商,而且要通过优质服务留住客商。

  勃利县金鼎屠杀加工厂12分钟办结所有审批手续,在当地客商中被传为佳话。2003年3月安徽省客商刘木真来到勃利县考察投资项目,看好当地蓬勃发展的大鹅产业,欲买断县食品公司厂房和冷库。然而若要等各项审批手续办结,将错过屠宰大鹅的最佳季节。刘木真为此找到了县领导,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没过一天时间,县领导就带着规划、消防、环保、土地、建设等有关部门主动登门,前后只用了12分钟就办完了所有的审批手续。当年刘木真如愿地在勃利掘到第一桶金。

  勃利县的真诚深深地吸引了刘木真。当年,他把老婆、孩子都接到了勃利,并决定把家安到勃利。按照有关规定,客商子女就学不仅学校随便挑选,还不加收一分钱择校费。刘木真的孩子很顺利选中当地一所不错的学校就读。2004年7月,刘木真的爱人患病住院,由于刘木真抽不开身,亲属又不在身边,主管农业的副县长和畜牧局长的妻子就轮流到医院护理。刘木真的爱人流着眼泪说,“没想到这些领导比亲人还要亲。”

  如今,在勃利县不少客商的手机里都存有县委书记、县长的电话,企业有什么困难,最先想到的就是找县领导。在当地并联审批、一站式办公等便利措施已得到落实。对那些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土政策、土规定和不合理的收费,该废则废,当止则止。各职能部门和公务员建立信用承诺制度,全县已形成“安商、扶商、富商”的良好氛围。

  2004年,勃利县引进招商项目90个,到位资金5亿元,极大地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今年勃利县提出实现国民生产总值30亿元的目标,全县上下正在为这个可观的数字可共同努力着。

责任编辑:曹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