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7日电 早就听说富裕县有个奶业协会,加入协会的会员在养牛过程中遇到难题都可以请奶业协会帮忙解决。4月18日,记者在富裕县友谊乡采访时,正好赶上协会的“畜牧110”到临富村为奶牛看病。
原来,村里养牛户冯志彬家的奶牛下犊后得了子宫炎,请村防疫站的兽医看了几次都没有效果,可是奶牛的病不等人,情急之下,冯志斌想起了县里的“畜牧110”。这一次去现场出诊的是县兽医院的院长李万河,李院长给牛看过病,下了方,并当场点上滴。眼看着奶牛有救了,冯志彬紧皱的眉头也舒展开了。紧接着,村里的养牛户们就把李院长和服务车团团围住。有要求入会的,还有的是请院长也给自己家的奶牛看看病。李院长告诉记者,自从今年春天,奶业协会配备了这台服务车后,奶农们对这种现场服务的方式非常欢迎。他们自己形容就是“每次一进村就出不来了。”
除了给奶牛看病,奶业协会还可以协调企业和奶农之间的关系。去年年底,友谊乡关地房子村的20名奶农到县政府告状,告他们的龙头企业“光明”向奶农摊派销售饲料,一头牛一个月强行扣一袋饲料款。县信访办把材料转给了奶业协会。协会经过两次现场调查后,将“光明”的有关人员和奶农代表请到一起,经过协调,企业同意将农民不认账的部分全部退款。最终,20名奶农拿到了4000元退款,带头上访的奶农当即回家杀鸡、炒菜,非要请协会的人到家里喝酒。采访中记者感到,富裕县的奶农对这个办实事的协会都很认可。协会的“畜牧110”每天都会接到不少奶农打来的电话,反映他们的难心事儿。
今年,奶业协会还获得了国家农业部给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示范项目资金20万元。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协会一方面提高了奶农的组织化程度,成为了奶农的主心骨,代言人。另一面他们还密切联系当地龙头企业“光明”的奶源部,积极为企业服务。最近,他们就接到“光明”的通知,反映县内6家个体奶站的鲜奶质量下降。针对这一现象,奶业协会准备请县技术监督局配合,到这些奶站取样调查。
目前,协会工作人员的工资全由县财政支付,根据富裕县给奶业协会制定的扶持政策,协会人员的开支、费用在6年后将全部自理。那么,6年后,协会将如何运行呢?协会秘书长崔国学说,根据现在的计划,他们想把未来的奶业协会办成一个实体组织,其一是设立综合服务站,提高对奶牛的饲养管理水平,把销售兽药和饲料的连锁店办到乡下、办到村上。其二是环绕着奶站兴建管理先进的奶牛小区。“当然,实现这些想法还需要时间,不过现在大伙可都是踌躇满志,希望能给全县2万多养牛户多做点儿实事!”
·链接·
截至2004年底,全省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达4825个,带动农户43.47万户。其中,由各级供销社领办的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已经突破3000个。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广大农民提供信息、技术、咨询、立项、维权、订单销售、劳务输出等服务,使广大农民会员切实体会到了加入农合组织的好处,同时也为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积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