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苗颖杰 与学生牵手在滑冰场上
2005-05-01 10:19: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1日电题:苗颖杰与学生牵手在滑冰场上

  苗颖杰是伊春市南岔区东方红小学副校长兼学校速滑队业余教练员。多年来,她先后为上级体校、运动队和大专院校培养出50多名优秀的速滑人才。

  人的—生难免会面对失败和遗憾,对此,有的人抱憾终身,也有的人把这种遗憾化成一个美丽的梦,并作为人生的理想和目标,为之奋斗不息,苗颖杰的路,就是在失败中开始、在遗憾中起步的。

  能够走进教师这个行业与她对冰的喜爱有着直接的关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她参加了学校速滑队,从此,便与冰结下了不解之缘。小鸟迷恋山林,骏马向往草原,9岁的她踏上冰场,就像鱼儿进了水一样,再也不能离开。经过几个寒来暑往的刻苦训练,1984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黑龙江省体工队。在省体工队的几年里,她曾暗暗发誓,—定要刻苦训练,早日站在冠军的领奖台上。然而,赛场上的几经奋力拼杀,都让她含泪与奖牌擦肩而过。

  1987年末,带着未酬的心愿,苗颖杰转业了。当时,她有两种选择,一是留在省城找份满意的工作,二是回到母校做—名体育教师。那一夜她辗转反侧,大都市的生活对她有着相当的诱惑,一份惬意的工作,—生安逸平稳,是多少人的追求啊。最终,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冰的那份难以割舍的情结战胜了都市的诱惑,她选择了后者。尽管家乡各方面比较落后,但毕竟是生她养她的地方。回家乡去,回母校去,她要培养出许许多多的学生来圆她的冠军梦,于是她毅然的踏上了归乡的列车。

  苗颖杰的家离学校很远。隆冬的早晨还是残月斜挂的时候,她就已经骑车去训练场地了。街道上静静的,静得让人感到害怕。于是她就一边加快骑车的速度,一边想着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以此来分注意力。训练结束后来不及回家吃早饭就要接着上班,她就趁空泡袋方便面。晚上训练结束时已是满头天星斗了,她只好独自硬着头皮往家赶,有时候吓得气喘嘘嘘的跑回家,那时,她毕竟还不到二十岁啊。

  寒冷而漫长的北国冬天,是速滑训练的黄金时季节。为了抓紧时间,就是在大年三十,别人家已是鞭炮阵阵,她却与孩子们厮守在冰场,以他们独特的方式辞旧迎新。每到这天,她们都举行一场比赛,鼓励学生们,拿一个好的成绩回家过年去。

  为了发现人才,她时刻都注意身边的孩子,哪怕是走在大街上,发现那孩子具备运动天赋,她都会主动询问,动员他参加训练,弄得家长们有时候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她。运动员任慧就是这样被她发现的。那时任慧上小学一年级,苗颖杰发现这个孩子站在队伍当中比其它同学高出一头,,而且跑跳也都很出色。她就主动找她,让她参加训练,任慧说在练琴,第二年苗颖杰又问,任慧在学画画,三年级时,苗颖杰就动员她参加训练,在一次次的劝说下,任慧终于穿上了冰刀。经过五年的刻苦训练,任慧1997年考入了省体校,现在已经是国家队的队员。

  为了保证训练质量,每天上冰之前,苗颖杰都把冰刀给小队员们磨好。最小的队员只有七岁,最大的也只有十四五岁,她对这些学生就像母亲对待孩子一样,事事都要悉心照料。从休息室到冰场有40米的距离,同时还要下两个台阶,每次她都要把那些没有刀套的小队员一个一个的背到冰场,训练结束后再一个一个背回屋里。天冷小队员手冻得不好使,上厕所她要给他们解裤带,甚至连手纸都要为他们准备。

  每年在哈尔滨早期上冰训练,苗颖杰既要抓好训练,又要负责队员们的衣食住行。每天早早起床,安排好学生的早操后,她就匆匆忙忙来到早市,置办十多个人一天的伙食。上顿和下顿既不能重复,又要讲究营养。较小的学生不会洗衣服,苗颖杰就耐心地教他们洗,并帮助他们洗较大的衣物。苗颖杰既是教练、杂工、保姆和厨师,又是队医,有时,学生在冰场上受了外伤,她就自己为他们清伤口、上药,如果有学生病情重,她还要领他们去医院。

  看到学生们取得的成绩和她个人得到的荣誉,苗颖杰说:“我欣慰、我自豪、但我决不会骄傲。我期待我的队员能站在冬奥会的领奖台上,为祖国争光。”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