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财政收支缺口大 历史债务重 技术人才匮乏 乡镇转型要跨三道坎
2005-05-08 09:41:1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孙德滨 陈洪义 井洋 郝建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8日电 2004年初,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黑龙江省作为试点,全部免征农业税。对农村和广大农民来说,可谓喜事连连。

  面对农村工作的新形势,如何相应调整,保持高效运转,加快转型步伐,是当前乡镇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指令型向指导型转化

  在海林市海林镇,乡镇改革已悄然前行。镇长高继宏表示,职能转变关键在于更新思想观念,确立自己是社会公共服务责无旁贷的供给者的理念。据省农调队对全省不同地区24个乡镇调查显示,乡镇领导都对乡镇政府的职能由指令型向指导型转变认识清晰,形成了共识。汤原县鹤立镇政府通过三个途径指导农民致富。一是组织科技培训,2004年入冬以来,由镇政府牵头组织了5期科技培训班,培训农民500多名;二是抽调30多名乡镇干部包扶全镇91户奶牛饲养大户,切实解决奶农在饲养过程中的困难;三是加快劳动力转移,全年转移劳动力600余人。乡镇职能转型使每个乡镇机关干部有事可做,放下架子,树立了为民服务的理念。彻底告别过去“管春种、管秋收,要统筹、要提留,催还贷、催公粮、催税收”的传统工作方式、思路和手段。三大难题制约乡镇政府转型

  一是财政收入少于以往,收支缺口大。在黑龙江省全部免征农业税政策实施后,绝大部分乡镇,尤其是农业为主的乡镇的财政收入渠道发生了根本变化,主要是依靠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目前相当比例的乡镇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被调查的24个乡镇平均财政缺口为128万元,有79.2%的乡镇领导认为在乡镇职能转变中,感觉最困难的就是资金不足。目前大部分乡镇都陷入经费只够养人的困境。资金不足,使乡镇在面对职能转变时捉襟见肘。

  二是历史债务沉重,还债无期。历史债务问题也制约乡镇政府的转型进度。乡镇级政府欠债已是家常便饭。在被调查的24个乡镇中,仅有2个没有负债,其余的22个乡镇平均负债额达612万元,负债最多的乡镇达到了2000万元以上,最少的45万元。债务必然会影响到乡镇政府在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上的投入。

  三是技术人才匮乏,难以适应转型需要。汤原县胜利乡乡长于永星介绍,由于待遇较低,正规高等院校的毕业生不愿来,技术人员数量较少。乡畜牧业推广站仅有2名工作人员。现有干部中行政管理型居多,技术型较少,此外,文化层次普遍偏低,中专文化程度的占40.7%。乡镇改革应尽快破题

  从2004年起,中央和省财政“反哺”农业力度加大,乡镇政府如何有效地发挥职能?有关专家建议:

  一、合理并妥善化解乡镇债务。探索市场化路子,通过资产置换化解债务,使乡镇政府轻装上阵。将撤并乡镇后置换出来的固定资产全部用来抵债或者变现还债。将所撤乡镇作价,向社会公开出售;允许对所属林场、果园、鱼池等放开经营权,其所得收入用于偿还乡镇债务。二、强化乡镇政府的职能划分。将乡镇政府职能定位为规划、监管、协调、服务,加强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从粗放型管理向效率型管理转化。工作重心转到落实政策、行政执法、高效率地为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来。机构设置上应向专业化分工转变,各司其职,消除人浮于事的弊端,加快乡镇机构改革步伐。三、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通过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待遇等手段,吸引专业科技人员来基层工作,要留得住、用得上。通过公务员考试,吸纳专业技术人才,为乡镇充实新鲜血液。同时在本乡镇现有人员中,选择责任心强、有进取精神的年轻干部到大专院校、农业科研单位进修、培训,建立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提高乡镇政府指导水平和服务质量。

责任编辑:朱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