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9日电 鉴于当前春耕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省政府今天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一定要抢夺农时、千方百计加快大田播种进度;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减少低温多雨造成的损失,确保春耕生产高标准顺利完成。
进入4月下旬以来,由于受强冷涡天气控制,我省出现持续低温多雨天气,致使土壤水分饱和面积增多,部分低洼地块出现积水,春种受阻。截止到5月7日,全省已播大田作物5350万亩,占应播面积的40%,比去年同期少播2100万亩,慢25个百分点;有的市(地)刚刚开始播种,全省大田播期拖后7-10天。同时,低温寡照导致部分水稻秧苗生长缓慢、发生病害。预计到5月中旬还没有强升温天气,气温偏低、降水偏多的趋势不会发生大的改变,高标准完成春耕的任务十分艰巨。
为抢农时、战低温、促春耕、夺全苗,省政府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务必千方百计加快大田播种进度。据气象部门预报,到5月中旬我省仍有3次降水过程,可利用的播种时间不多。因此,要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高度集中机力、畜力、人力,抓住晴好天气尽量延长作业时间,突击整地抢播;充分发挥农垦机械力量强的优势,加强场县共建,加快大田播种,力争使各种作物都播在最佳丰产期。南部力争在15日之前,北部力争在20日之前完成大田播种任务。在积极抢播的同时,坚持播种质量的高标准,防止跑粗走样,做到投入水平、整地标准、播种质量不降低。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播种深度和播种方式。土壤墒情适中的要努力扩大机械精量播种面积;土壤湿度大的地块应适当浅播浅种,加快种子萌发出苗;机械进不了地且有深松基础的要采取辕摆种和刨埯摆种;土壤墒情差的地块要坚持坐滤水种,防止落干、芽干,确保—次播种保全苗。
针对低温多雨等不利生产和气象条件,各地要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把损失降到最低。通过育苗移栽、选择种植晚田作物、种植青贮饲料作物等方式,力争种满种严;对涝象较重、播期拖后的地区,应审时度势,动员农民种植早熟品种,实行“早、晚、密”栽培,保证作物安全成熟。全面抓好铲前深松或耥一犁,放寒增温,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并做好除草和苗期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保证苗全、苗齐、苗壮。切实加强水稻苗床管理,搞好棚内温、湿度调控,及时通风炼苗、散湿,提高秧苗素质,做好青、立枯病的防治工作;充分利用当前水资源较好的有利条件,抓紧水田泡田整地,力争把秧苗插在丰产期内;抓住当前江河水位升高的有利条件,多蓄多引多调多贮备,防止插后干,为夺取水稻丰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