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试卷“变脸” 牡丹江一小学变考试为“闯关游戏”
2005-05-10 15:39:38 来源:新华网  作者:曹霁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新华社哈尔滨5月10日电 过去,小学生马鸿运一听到“考试”就头疼,因为他怕考试,怕排榜,怕考不了高分回家没法向爸妈交代。如今不同了,自从他所在的黑龙江省柴河林业局第一小学实行了考试改革,考试就成了新鲜、刺激的“闯关游戏”。在“游戏”中,马鸿运和伙伴们体验到成功和自信,更对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

  据柴河林业局第一小学副校长张亚茹介绍,传统的考试过分注重分数,形式单一,内容呆板,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很多学生看到考题就烦,不愿意考试,惧怕考试。

  “考试应该是孩子们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舞台”,张亚茹说:“为此我们以试卷为切入点,让考试充分发挥激励功能,成为孩子们学习旅程中的加油站,最终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这所小学首先让试卷“变脸”。现在,学生打开试卷,映入眼帘的不再是传统的、令人紧张的“期末考试试卷”字样,取而代之的是“语文游乐公园”和“数学天地”等耳目一新的标题。老师们还对测试题目进行了精心设计,利用图标引发学生兴趣。例如,一年级数学填空题用图标“小精灵”来表示、改错题是一只“啄木鸟”。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老师在试卷考题前增设了内容不同的导语,把学生带入特定环境,让他们兴趣盎然。例如六年级试卷——“语文游乐公园”,卷首的一段寄语是“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逛逛语文游乐公园,希望大家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愉快地完成这次游程,力争满载而归。请快按要求行走吧!”尾声是:“我们一路游玩,一路笑声,留下许多深深的脚印,请回顾一下游览的历程,看看你是否唱错了谱,走错了路。好好检查矫正吧!”在亲切、自然的鼓励下,学生始终保持答题的兴趣,这使得考试成为一次“闯关游戏”,毫无厌烦之感。

  拓宽答题范围,鼓励求异思维。过去的考题统得太死,过分强调统一,学生被这些“统一”禁锢了头脑,束缚了手脚,思维变得单调麻木。柴河林业局第一小学的老师们认为,要培养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多渠道地解决问题,考题的设计就要打破“惟一”答案的禁锢。例如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的试题设计是:同学们,老师有1元钱,想请同学们帮助老师换成角币,你知道可以怎样换吗?这道题给了孩子们多角度思维的空间,学生们开动脑筋探寻出的多种答案都得到了肯定。

  增设考题容量,挖掘创新潜能。俗话说,山有高低,指有长短,学生智力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个性的发展也具有差异性。为了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柴河林业局第一小学的考题设计既面向大多数,又关注优劣,体现内容设计的弹性,为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

  有关人士认为,传统的考试评价体系强调甄别选拔功能,追求给学生一个精确等级或分数与他人进行比较,缺乏个性化发展目标的确定。柴河林业局第一小学的考试改革以人为本,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也对他们建立自信、激发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