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5月11日电 题:大毒枭的灭亡之路——东北一起制造冰毒案破获记
曾在多个国家从事毒品生意从未闪失过的大毒枭,凭借自己和各国警方周旋的经验,企图在东北地区建立地下冰毒加工厂。在警方的侦查追捕下,他们最终全部落网。
口岸来了神秘客商
2004年夏季的一天,一高一矮两个南方客商模样的人来到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在一僻静小区里租了一居民楼的顶层住了下来。两人平时很少外出走动,也不与当地人交往,更没有看到做什么买卖,行踪显得十分诡秘。
这两位客商模样的人,高个子叫唐显明,是广西南宁人,现年50岁,系制毒团伙的组织者和“经纪人”;矮个子叫黄亮儿,43岁,家住广东省清新县农村,系制毒团伙的老板。
原来,这两个神秘来客结伴到绥芬河既不是观光也不是经商,而是欲在这里制造加工冰毒,然后贩卖赚大钱。
黄亮儿其貌不扬,几年前他在东南亚某国跟一伙毒贩子学习制作冰毒的技术,回国后曾在广东、广西、甘肃等地制造加工毒品。由于其行动极其诡秘,制毒过程防范手段极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是警方通缉的在逃毒枭要犯之一。
制毒在边境偷偷进行
安顿下来后,黄亮儿和唐显明偷偷购来大量麻黄素作为制作冰毒的原料,购置了压力罐、真空泵、玻璃器具、化学试剂等制毒物品。随后,唐显明把弟弟唐显东,黄亮儿把表弟黄志聪招来,帮助制造毒品。
黄亮儿与唐显明一伙自认为神不知鬼不觉,其实他们的行踪早已纳入当地警方的视线。针对黄亮儿等人具有很强的反侦查能力的特点,黑龙江警方于2004年8月成立了“8·17”专案组,派出侦查员秘密跟踪,并抽调了精干力量伺机行动。
虽然万事俱备,但黄亮儿与唐显明制毒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先是买的防毒面具是伪劣产品,在试验配药过程中,有两个人的手、脸中了毒,造成了皮肤大面积烧伤;之后是购买的氧气和化学配剂不合格,生产出的成品臭气熏天。
没办法,他们不得不从广州重新请来调剂师。于是,制毒大师邱海潮瞒着身怀六甲的妻子,以朋友请他去俄罗斯旅游为借口,于2005年3月21日来到了绥芬河,参与制毒行动。
缜密侦查一举抓获
家族式参与、殊死反抗是毒品制造者惯用的伎俩。经长期跟踪侦查,警方掌握了这伙制毒分子的犯罪事实。为保证在正面接触这伙亡命之徒时能百战百胜,省公安厅把艰巨的抓捕任务交给了黑龙江公安边防总队绥芬河边防检查站。
绥芬河边检站接到抓捕制毒团伙的任务后,站长熊星斗和参谋长于敬涛挑选了8名武艺高强的老特警队员,组成了特别行动小分队,代号为“金盾行动”。
根据得到的消息,制毒分子身上可能藏有武器和炸弹。为做到万无一失,他们制定了详细的抓捕方案,队员们还针对犯罪分子在宾馆房间、轿车内、公共场所等不同的地点,对抓捕行动进行反复演练。
经侦查发现,制毒分子由于天天接触毒品和大量的剧毒化学药剂,他们每天都要在浴池内长时间浸泡以消毒,所以在绥芬河市北山宾馆洗浴中心包了房间,房间号为513。为监视他们的行踪,绥芬河边检站派出罗伟波、耿景等4名队员在513房间的斜对面511房住了下来,进行24小时全天候监控。
冰毒最终制成后,毒贩欲携带制好的冰毒回广东。2005年3月28日,一场抓捕制毒分子的秘密行动启动。10时20分许,黄亮儿与邱海潮两人乘车前往机场,边检站警训科科长秦裕浦、特警队队长任杰、排长孟凡军带领3名队员乘坐两台轿车跟踪黄亮儿一行。
黄亮儿、邱海潮乘坐的汽车到达机场后,两人四周张望了一下,未见异常,便分头从两个入口走进候机厅,又先后向厕所走去。邱海潮走进厕所后,任杰使了一个眼神,和秦裕浦一起向厕所外的黄亮儿猛扑过去,将其牢牢擒住。正在厕所内的邱海潮也被特警队员死死地摁住。
与此同时,另一场抓捕行动在绥芬河打响。绥芬河一组在站长熊星斗和缉毒支队支队长陶兴国的带领下,分别在浴池抓获黄志聪,在513包房里抓获唐显东。之后,警方分别在广西、广东等地把唐显明等另外3名制毒贩毒分子抓获。
警方在他们的制毒窝点现场缴获3.3公斤冰毒、85.2公斤液体冰毒以及压力罐、真空泵、大量化学试剂、玻璃器具等制毒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