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年底前 哈市建成环城生态功能圈形成五大生态区域
2005-05-12 07:05:05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秦岭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5月12日电 从2000年起,我市通过全面实施城市防风固沙的生态廊道、绿色通道、生态林建设和草原恢复与保护、扩展水域等工程,全力建设环绕全城的生态功能圈。到今年底,环城生态功能圈建设将完成。届时,将形成五大生态区域,哈市环境将得到改善。

  据介绍,环城生态功能圈建设包括3条林带环绕、3片草原铺衬、4块湖泊点缀、4处林园镶嵌、18条廊道成网、131个乡村掩映的163项生态建设工程。工程完成后,郊区将口林地4465公顷,郊区森林覆盖率增加3.08%;新增水域750公顷,保护和恢复草原湿地18000多公顷。

  环城生态功能圈主要以四环路和扛南中环路两环带为主,南部扩展到工农水库,西南部扩展到运粮河,西北部扩展到肇东界,东南部扩展到平房区何家村和动力区立新村。向内延伸到221平方公里的市区建成区,西部内伸到何家沟,东部内延到阿什河、信义沟,北部到松花江北岸。

  [三条环城生态防护林带]已实施环市区三北防护林扩建加密、增宽提档升级工程,新增林地面积1300公顷,郊区森林覆盖率达10.3%;正在实施四环路防风固沙生态林建设工程,总绿化面积为300公顷,仿照天然森林结构放养一些草食动物和鸟类,建成市郊森林氧吧园、旅游休闲园、寒地文化园、花卉苗木观赏园;已完善江南中环路防风固沙生态林建设工程,总造林面积为857公顷,林带穿越的14个乡镇、53个自然屯全部达到生态村屯绿化标准。

  [三片草原湿地区]西南部正在对以运粮河、太平湖、长岭湖为主的8600公顷草原湿地进行保护,增加植被率,扩大水域面积,增强空气湿度,减缓西南风和沙尘暴对我市的影响和危害;北部正在对大亮子6100公顷松花江行洪滩地进行草原、水域、湿地恢复,开发生态观光旅游,形成太阳岛风貌特色旅游观光区;东北部正在对民主乡3330公顷草原湿地进行保护与沙化治理,年底前将退出5000亩耕地,治理5000亩沙化地,使该区域与天恒山和阿什湖生态旅游区相呼应,形成市区东北部的生态景观和民俗风情旅游带。

  [四大湖为主的生态渔业水域区]太阳岛北区的天鹅湖将建成集渔业观光、娱乐与鸟类栖息为一体的水上游乐园;城南的太平湖将成为渔业养殖旅游区和休闲度假区;城西的长岭湖将建成生态游乐区;市区东部的阿什湖将变成集森林、水域、山地为一体的水上乐园。

  [四大森林园区]天恒山正在开发森林生态游、草原湿地生态游、民俗风情游、体育游等生态及健身疗养综合旅游度假项目,年底将建成东郊最大的功能齐全的旅游、度假、运动娱乐基地;工农水库已新增生态林10公顷,建成马家沟廊道起点生态林园;松花江群力堤防南侧的群力森林公园建成后面积达3平方公里;沿东北虎林园向北、西、东三面扩展5平方公里,年底建成我市第四座城市森林公园。

  [十八条生态绿化通道]目前已建成市区铁路、公路绿色通道及景观大道,全长20公里的运粮河生态廊道,全长34.7公里的马家沟生态廊道,全长26公里的何家沟生态廊道,全长31.5公里的阿什河廊道,全长11.7公里的信义沟廊道等。 同时,对29公里的松花扛市区段进行生态保护,绿化总面积590公顷。

责任编辑: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