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16日电 据哈尔滨团市委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在哈市城区中小学就读的农民工子女约4.6万人,其中初中生约1.7万人,占全市初中生的10.88%;小学生约2.9万人,占全市小学生的17.43%。
在哈尔滨白家堡、巴安里街区等棚户区里,居住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这些农民工背井离乡来到哈尔滨,为城市的建设、居民生活出汗尽力。在这个大都市里,困难挺多,但他们最在意的就是子女教育问题。从即日起,本版策划推出《关注农民工子女生活》专栏,陆续刊登三个农民工孩子的故事,期望以此打动读者,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关注。
据哈尔滨团市委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在哈市城区中小学就读的农民工子女约4.6万人,其中初中生约1.7万人,占全市初中生的10.88%;小学生约2.9万人,占全市小学生的17.43%。这些农民工的子女生活在城市边缘,徘徊在城市生活的夹缝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城市中的农民工大部分来自经济相对落后、文化相对闭塞的农村,他们在城里多从事回收废品和旧物、站大岗、修鞋等体力职业。他们的孩子从出生到学龄前的全部生活,就是跟随父母长期生活在肮脏的废物、旧物中,不仅健康直接受到恶劣环境的侵害,孩子的教育更是无从谈起。不少乡下来的孩子,在以城市孩子为主的公办学校里,插班学习,他们除了要和城里孩子一起完成学业之外,多数还承担着较重的家务劳动,有些孩子还是家中的“壮劳力”。因此当城里孩子在谈论“CS”、“黑客”等时髦词语时,农民工孩子经常躲在一边默默无语。据哈市某学校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校的农民工子女中,成绩较差的占总人数的90%左右。面对着同龄人的异样的目光、生活的窘迫、学习的压力,农民工子女经常独自品尝着孤独、自卑和尴尬。
![]() |
哈市金家小学的王召嫡刚刚来到这个学校就读,看着别的孩子在操场上玩耍,小召嫡渴望加入他们的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