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让科学技术惠及子孙后代科技周里话科普
2005-05-17 14:38:2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曹忠德 刘春燕 马云霄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17日电 每年的科技活动周,是“科普”二字集中出现的时候,此时全国各地都在做着同样的一件事———集中宣传科普。但要让科学技术惠及子孙后代,一周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科普工作是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黑龙江省自1996年建立科普联席会议制度以来,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省科协密切配合,成员单位团结合作,优势集成,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推动了黑龙江省科普事业的发展。

  “三下乡”成服务“三农”名牌

  服务“三农”,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帮助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始终是黑龙江省科普工作的重点。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省科协、省农委等部门每年都动员和组织省内涉农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指导,并组织精心策划了一批以服务“三农”为主的具有特色的农村科技活动。每年有近万名科技人员投身到科技支农的生产第一线,帮助广大农民解决了许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省文化厅、省卫生厅牵头,十几个部门紧密配合,在每年冬季开展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已成为黑龙江省服务“三农”的名牌活动。

  集中示范科技周成盛大科技节日

  从2001年开始,国务院批准在每年5月第三周作为科技活动周。黑龙江省联合省科普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在全省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连续4年“科技在我身边”、“科技创造未来”、“依靠科学战胜非典”、“科技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等主题鲜明的科普活动,为黑龙江省公众提供了丰盛的科普套餐。去年,黑龙江省和国家有关部门联合举办了“科技列车龙江行活动”,邀请全国著名农业专家40多名,在黑龙江省十二县市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送科技下乡活动,并为黑龙江省农村赠送了价值100余万元的物资。今年的科技周更是精彩纷呈,专家进直播间、大篷车进社区等活动让百姓感到科技就在身边。

  命名科普基地整合资源

  如何能让青少年群体得到更广泛的科普教育,黑龙江省开展了黑龙江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的命名工作,目前已有哈尔滨青少年活动中心、省科技馆和扎龙自然保护区等单位,分别被命名为国家和省级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其中国家命名的6家,黑龙江省命名的18家。通过命名科普基地整合了黑龙江省可利用科普资源,并通过政策引导,使科普基地在开展科普宣传和科普教育中树立正确服务理念,提高了服务质量。

责任编辑:刘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