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绥芬河菜农自办侵华日军罪证馆
2005-05-19 05:33:39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刘 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19日电 绥芬河市菜农曹立明用20年的时间,搜集了1200余件侵华日军罪证,在家乡办起了“绥芬河市侵华日军罪证陈列馆”。18日,他带着陈列馆的展板来到哈尔滨市索菲亚广场,参加全省“5·18”国际博物馆日的大型宣传活动。

  今年52岁的曹立明只上过两年半的小学,以种菜为生,是绥芬河市一名普通的农民。从小他就常听母亲含泪讲述他舅爷和舅舅被日军拉去做劳工,又被残酷杀害的事情。从那时起,他幼小的心灵里,就充满了对日军侵略行径的痛恨。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更加认识到了日军疯狂侵华的实质,下定决心要办一个免费供市民和孩子参观的“侵华日军罪证陈列馆”,以此来教育身边的人勿忘国耻、远离战争。从1986年开始,在农闲的时候,他就背上干粮,走村串户,四处走访了解,搜集日军侵华时的罪证。后来,他的收藏多起来,可他的生活却逐渐窘迫。为了筹措收购罪证的资金,他卖掉了家当。为了收购一把非常有价值的日本军刀,他把家里惟一值钱的农用三轮车也卖掉了。前妻终于忍受不了,离开了他,可他仍旧没有停止他的搜集。

  2001年,绥芬河市文化局批准了他开馆的要求,提供给他一个245平方米的房子当展厅,他的陈列馆就此成立。没有工资,自筹经费,可他仍然非常兴奋地做起了这个“馆长”。介绍起自己的展品,曹立明如数家珍,神情激动,对每件展品都那么熟悉,似乎它们就摆在他眼前。经过20年的辛苦搜集,曹立明已经拥有1200多件展品,都是侵华日军的罪证,可以分为武器弹药、骑兵马具、劳工慰安妇等10大类,这些展品都在陈列馆里免费供人们参观。

  当得知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省文化厅和哈市文化局会在索菲亚广场举行大型宣传活动后,曹立明很早就开始做准备,坐了一夜的火车,一大早就赶到广场把他陈列馆的展板展示给大家。看到许多市民驻足在他的展位前,他非常高兴。曹立明经常这样带着他的展品到各地去展出。他说,当看到69岁的老大妈看了展览后留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绝不做亡国奴”时,他感到无比欣慰;当看到小学二年级的孩子留言“稀奇古怪”时,他感觉责任重大。他说,他办这个陈列馆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大家去痛恨谁,而是为了让大家去痛恨战争,让国人在勿忘国耻的同时,珍惜自己现在的生活。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