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曹志勃引领记者踏察侵华日军516部队遗址地 |
东北网哈尔滨5月19日电 11日,记者来到齐齐哈尔昂昂溪区的头站村。2004年5月24日,在这里,520多枚日军遗留毒气弹被村民发现。村民董立彦提起挖出毒气弹的事,仍是心存余悸。
去年的5月24日,他在自家院内挖房基时,刚挖到一米多就挖到了弹体,不一会儿工夫便捡出52枚。董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此情况,经鉴定,这些弹体是1945年日军“526”部队撤离时掩埋下来的毒气弹。在董家不足几平方米的地方,就挖出了520多枚毒气弹。
“当时我还拿几枚炮弹晃了晃,里面有哗哗响声,如果真是出了问题,后果不知咋样。过了这么多年,毒气弹咋还在威胁着咱们的安全呢。”董立彦诉说着。
经日本化学战史研究专家、齐齐哈尔市作协主席曹志勃引领,“胜利之旅”采访组一路踏察了位于齐齐哈尔铁锋区八里岗子的“516”部队的实验楼废墟、制瓶车间和营房锅炉房旧址。在实验楼废墟旁,曹志勃指着那片建筑残骸介绍,1945年8月10日左右,“516”撤退时烧毁这座实验楼用了三天三夜。
他说,当年,齐齐哈尔是臭名昭著的日军化学武器部队“516”、“526”的大本营,1931年底齐齐哈尔沦陷后,侵华日军一直派重兵驻扎于此,形成了以齐齐哈尔为中心的对苏西北部战区和防线。据记载,“516”化学武器研究所迁至齐齐哈尔的时间是1939年8月。
曹志勃介绍,当年侵华关东军老兵金子时二和高桥正治,近年来都曾到齐齐哈尔市指认当时毒气弹掩埋地址。曾驻扎在齐齐哈尔富拉尔基的金子时二回忆,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夕,他与一些士兵亲手将一些毒气弹、筒、罐埋入两个直径6米、深10米的圆坑中。而在“516”服役的高桥正治回忆到,1945年8月中旬,他们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在3天内把重要的文件全部烧毁,并把库存的毒气弹全部投到嫩江中,之后烧毁营房,迅速撤退。
60年过去,在记者眼前,这些已经成为残骸的战争遗迹,依然清晰地记录着侵略者的罪恶。
曹志勃一直致力于日军化学战研究,他说:“我做这些,就是让中国人牢牢记住这一段历史悲剧和惨痛经历,让战争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