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黑龙江垦区规模项目群牵动经济提速
2005-05-26 13:39:43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经济报   作者:张雅文 孙成钰 谢振华 叶晓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26日电 今年一季度,垦区经济共签订经济技术合作项目31个,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同比增长2.3倍,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陆续铺开。全垦区实现生产总值19.1亿元,同比增长16.4%,其中,第二产业拉动本季度生产总值增长7.3个百分点。垦区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同比增长12.8%,其中全部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1585元,同比增长7%。

  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构建在全国具有影响的产业化龙头企业集团,是黑龙江农垦总局推进垦区经济提速、促进百姓增收的重大举措。依托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优势,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截至目前,垦区已累计投资43.48亿元,建设各类产业化龙头企业100余户,初步形成了稻米、油脂、面粉、麦芽、乳品、肉类、医药等精深加工的规模项目群体,九三油脂、北大荒米业、完达山乳业、丰缘麦业、北大荒麦芽等企业很快崛起,并迅速发展成为国家级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垦区年工业总产值已突破160亿元,农畜产品年加工转化能力达1300多万吨。龙头企业每年向农民合同订粮近600万吨,辐射面积达1994万亩,牵动100余个农场、57个县市的65.1万个农户,使农户直接增收17亿元。

  农垦总局按照“大开放推动大招商,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思路,本着起点高、投资大、效益好的原则,大手笔谋划和推进垦区的规模项目群建设。按照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先后与日本住友、伊藤忠株式会社、美国财富集团、美国第一投资公司等多家投资商进行了合作洽谈。今年一季度,垦区签订的合作项目和引资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合同利用外资项目3项,总投资额3016.5万美元,同比增长214.2%。国内经济技术合作28个,总金额12.1亿元,其中超亿元的项目1个,同比增长18.5%。今年全垦区将投资25亿元左右,重点抓好大豆蛋白、大米蛋白、酱油酿造、肉牛屠宰、肉制品熟食、方便米饭、马铃薯淀粉、农机装配、甲醇等11个重点项目建设。目前,红兴隆分局1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北大荒肉业3万吨肉制品熟食加工、北大荒领先食品4500万盒方便米饭加工和齐齐哈尔分局3万吨马铃薯精制淀粉加工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年内实现投产。

  在推进大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垦区始终以打造“产品名牌化、人才一流化、文化深厚化、管理国际化、成本最低化、盈利稳定化”的一流企业为目标,着力提升龙头企业的素质。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嫁接改造,来解决龙头企业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国内外客商来垦区投资达15亿元。垦区还在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企业研发中心,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断推进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升级。米麦油乳等大龙头企业投资10亿多元,从美国、英国、德国等10多个国家引进了组织蛋白、冻干制药、乳品多效蒸发等20项工艺技术,引进设备200余台(套)。目前,以九三油脂公司、惠良科技公司为标志型企业,北大荒豆业的年综合加工能力已达550万吨,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大豆加工集团。

  据新近出炉的黑龙江垦区未来3-5年的计划,垦区将围绕稻、豆、肉、乳、麦芽等资源性优势产业,快速完成扩模改造和产业链的延伸升级,打造出3-5个年产值1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团;围绕亚麻、马铃薯等特种作物、大鹅、生态鸭、羊绒等特种养殖,打造一批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特色产业集团;围绕主导产业培育构建一批年产值5-20亿元的辅助性产业集团和服务性产业集团,形成主导产业牵动、辅助服务产业联动的产业发展集群效应,全面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层次和业态水平。未来3-5年,垦区工业和现代物流产业年销售收入将分别达到650亿元和200亿元以上,到2010年垦区农畜产品将全部通过加工增值,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农畜产品加工总量突破1500万吨,实现由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向重要食品工业基地的延伸。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