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哈尔滨5月26日消息 眼下,你在北京、上海,或在广东、四川,在祖国各地,天涯海角,你会随处发现黑龙江籍的俊男靓女无处不在。这些打工仔,在当地的声誉极高,被当地人亲切的称为“龙哥”、“龙妹”。如鹤岗的保安,依安的保姆更是“抢手货”。这些都是黑龙江省积极开展农村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结果。
黑龙江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农村贫困人口相对较多,全省约有373万人。那里基础设施差,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加之因病致贫,使脱贫工作增加了难度,成为影响黑龙江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改变这个现状,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出发,几年来采取多种方式帮助贫困农村人口脱贫,先后摸索出科技脱贫、产业化脱贫和培训转移劳动力等行之有效的办法。培训转移劳动力是一个见效快的捷径。
实施劳动力培训转移主要是对一些适龄青年进行专门技能的培训,如有针对性地对家政服务、社区保安、餐饮、建筑等行业的基本技能的培训。去年以来,这个省整合社会教育培训资源,以地、县各类职业学校、技校等培训机构为载体,建设了31个省级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截止到去年底,共培训了15000人,其中实现外埠就业的约有12000人,就业率达到80%,实现劳务收入4800万元,加快了脱贫解困的速度。
如今,“龙哥”和“龙妹”的名声越来越好,基本实现了“一人务工,全家脱贫”的目的。最近,黑龙江省兰西县委书记王景顺高兴地告诉记者,兰西县已有4000多小青年去了外埠打工,平均人均年收入万元左右,这些孩子大都能给家里寄回四、五千元,他们家庭的经济状况有了明显改观,有的好的家庭还因此购置了农机具,甚至有的盖了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