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26日电(记者张丹) 被誉为“阳光下的交易”的政府采购,在2005年初夏,又迎来一个光辉灿烂的日子。在第53届世界医博会刚刚落下帷幕、举世瞩目的“哈洽会”即将来临之即,由黑龙江省政府采购办、黑龙江省政府采购中心、哈尔滨市政府采购办、哈尔滨市政府采购中心联合在哈尔滨国际体育会展中心举办“黑龙江省2005公务用车政府采购对接会”。对黑龙江省政府采购部门来说,举办如此大型的汽车产品政府采购对接会还是第一次。因此,尽管夏天无数次地光临,可对于政府采购部门来说,今年夏天的阳光却无疑比以往的更加灿烂、更加耀眼夺目。政府公务用车采购对接会为什么“阳光”更灿烂?
近几年来,随着《政府采购法》的贯彻实施和政府采购工作的深入开展,政府采购工作已由初级阶段向全面发展阶段迈进。政府采购规模逐年扩大,政府采购运行规程逐步规范,政府采购服务质量显著提高,正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良好反响。截止到2004年末,全省政府采购规模已达到110.8亿元,累计节约财政资金15.9亿元,平均节支率为12.5%,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政府采购内容涉及面广,采购人对市场了解掌握的信息具有局限性。在组织政府采购活动时,尽管在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网站上发布了招标采购信息,但由于发布范围相对狭窄,出现用户与商家相互需求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时有发生,使公平公正性原则在其采购活动实施中不可避免地打了折扣。集中采购目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政府采购范围,但由于集中采购目录“遍地开花”,不仅地市级公布了本级的政府采购目录,就连县级也都在纷纷公布本级的政府采购目录,在客观上造成了政府采购工作的不均衡性,致使相同的政府采购工作,在相邻的市县其管理范围及限额标准上出现较大差别。
政府在使用什么产品和服务?政府应该采购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政府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如何为采购人和采购供应商提供更为方便、全面的沟通渠道,如何让采购人便捷地了解市场及产品情况,如何让供应商站在平等竞争的平台上,进行真正的质优价实的商品展示和比拼?
展会对接,或许是在如今会展经济中再平常不过的方式,但应用于政府公务用车采购,的确是可圈可点的第一步。汽车供应商把看家本领拿出来亮相,政府采购部门在众多产品中精挑细选,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有关部门在对接会期间将推出“公务用车政府采购特刊”,对活动进行立体式的、动态性的报道。政府采购部门也将接受记者采访,高调出席答记者问。高调意味着活动的健康,不需要遮掩。信息发布多了,采购人心里有底,厂商看着心里服气。这次公务用车对接会将使政府采购更加被社会认知,采购程序将变得更加透明。
除了固定的展览对接,现场还留有场地让采购人试乘、试驾所展示的各种车辆,现场操练对比各类车型的价位,亲身感受汽车的品质性能和特点,增强零距离的感性认识和体会。
一切准备就绪,政府采购部门拟将投下“绣球”,专等着女婿上门。从参会的汽车销售企业名单上来看,愿意当“姑爷”的真不少。目前已有上汽、一汽等国内外著名汽车厂家的几十个车型前来参展。来选“女婿”的采购者将各取所需,放开眼光选个精明能干稳重的好“姑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