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30日电 “我在恒丰干了近20年,今后的20年,我的事业仍然在恒丰。做职业经理人,把恒丰不断做大做强做精,就是我的人生目标。”已过不惑之年的牡丹江恒丰纸业集团董事长徐祥,面对提问,这番话脱口而出。他的自信和执著给人深刻的印象:个人的奋斗目标与企业的生存发展紧紧融合在一起。
“恒丰现象”在黑龙江省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并不多见: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去年实现工业产值5.7亿元,利税1.7亿元,分别比上一年提高19.01%、12.02%,再创历史新高。在省经委、省统计局公布的2004年全省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利润、税金等三项指标前50名排行榜中,均有恒丰的名字。
作为“恒丰现象”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徐祥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要使企业的生存环境不断拓展,最关键的是两个字:创新。
对“创新”最有力的诠释,是恒丰用于技术改造上的投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恒丰投入技改的资金总共不过2亿元,而近三年来,技术改造花了6亿元,占固定资产的一半。
技术创新的结果是,恒丰纸业在短短几年时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由同行业的五强,进到三甲,继而于2004年,卷烟系列用纸全国市场综合占有率达到24.3%,位列同行业综合排名第一。
近年来,徐祥主持了30多项科研成果的研究,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两项,省科委新产品新工艺研究课题6项,技术成果奖6项,研制开发“GJ/FJ高级卷烟纸”获国家级新产品证书、国际科委火炬计划暨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优秀项目奖和中国国际纸张纸制品博览会金奖。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亚硫酸化度理论,采用H因子计算机自动控制蒸煮技术,生产出高透气度卷烟纸的特种阔叶木浆,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获得了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多年来,徐祥广泛涉猎现代企业管理的最新论著,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中,注重用现代经营理念,深入研究企业的发展规律,把握各方面的信息,预见性地对企业面临的市场形势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全面分析。
去年5月,经过努力,恒丰纸业发展了广州第二卷烟厂为自己的新客户,发送了首批70吨产品。在征询客户意见时,厂家提出有一点小问题,关系不大。然而徐祥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尽管客户没有提出任何要求,还是果断决定,把整批产品申请退回,对客户进行赔偿。徐祥说,多小的问题也是问题,赢得客户的信任,就要保证产品质量达到100%合格。否则,失去的不仅是一个客户,而是一个市场。我们宁可损失一些经济效益,也不能失去一个市场。
徐祥认为,作为企业最难的是如何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企业领导者具备较强的处理危机的能力非常重要。
2000年,在恒丰效益很好的情况下,他们就居安思危,大胆地进行了人事制度的改革。严格制度,定岗定编,优化组合,精简了15%-30%的人员。2004年,恒丰集团再次进行大幅度的改革。这一次,他们请来了北京清华管理公司当参谋,重新建立一整套全新的管理模式。
近年来,在徐祥的积极推动下,恒丰集团在经营上引入市场化理念,实行订单定向管理,通过订单拉动企业内部物流和资金流的运行,把市场压力向企业内部延伸。在资金上全面实行预算制,变事后控制为事前、事中控制。实施了OA办公自动化系统和ERP管理系统,使企业的成本核算、统计、人员调动等工作全部在网上运行。
提起造纸企业,人们常常会对其处理污染问题的情况多一个问号。然而,来到恒丰的参观者无不感叹,这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花园式企业,厂区、车间、办公楼,处处透着清新、整洁和浓浓的绿意。
早在2000年,恒丰就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了大型污水处理厂,解决了造纸污水对水域的污染问题。如今,恒丰正在进行60万吨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建设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此项目将增进林纸结合,促进林业与纸业的协调发展。
徐祥说,“恒丰永远的追求就是通过不断的植树造林、循环利用,为人们提供一个生生不息、恒久丰润的绿色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