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30日电 近日,本报记者与哈市房产住宅局房屋安全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联合走访了冰城的老房子。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危险房屋大多数属于公产房,归哈市物业供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统一管理。该公司曾对哈市危险房屋进行过调查统计,约有20万平方米的房屋含陈旧性危险点,有2万平方米的房屋亟待拆除,主要集中在道外区、道里区、香坊区等地。
2万平方米病危房待拆除
26日,记者与哈市房产住宅局房屋安全管理处的工作人员来到道外区南新街160号,在门洞的上方,“1941”的字样还依稀可见。当时外面正下着大雨,而屋子里则下着“小雨”,居民胡先生家只有十几平方米的小屋里摆着几个盆子正在接水,老夫妇俩一个人看着盆,一个人不停地往外拎水。居民告诉记者,一下雨,院子里的电线直打火花,隐患非常严重;二楼的室外走廊严重腐烂,曾发生过居民从二楼直接掉到一楼的惨剧。
27日上午,记者来到了哈市物业供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据公房处的工作人员叶勇介绍,砖木结构的房屋耐用年限为35年,砖混结构的房屋耐用年限为50年,而随着对房屋的不断修缮,其使用寿命还会延长。目前,在哈市道外区、道里区等老城区内,还有一些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房子还在“超期服役”,约有2万平方米是待拆除的危险房屋,其中一部分已经被列入城市改造计划中。这些病危房仿佛城市中的定时炸弹,随时会发生危险。而一些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老房子也将面临“退役”的境地。
老房房租低维修贵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像道外区北二道街18号、道外区南五道街289号、道外区北小六道街39号的房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危险点,产权单位的维修人员已对危险部位进行了修缮,但也只是解决了表面问题。据叶勇介绍,由于这些房子实在太老了,房屋的各个组成部分经常发生“病变”,常常是今天修这里,明天修那里。由于这些公产房沿用了过去福利住房的待遇,房租费十分便宜,几年来涨幅不大,像道外区这些老房子,每平方米的房租只有几角钱。而用于维修的各种原材料、人工费、维修费却涨了几十倍,每户居民每月十几元钱的房费根本不够维修费用。哈市物业供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每年需要从其他公产房的收入中拨出70余万元用于这些病危房的维修。
承租户将危房转租
今年5月19日5时30分许,位于哈市道里区上游街104号的一栋老式三层居民楼突然发生楼体坍塌事故,正在睡梦中被惊醒的20余人在警方和消防部门的协助下,15分钟后从楼内撤离到安全地带。随后,事故现场发生二次坍塌。当天,房屋产权单位将该楼拆除。记者在房产住宅局房屋安全鉴定办获悉,在今年4月,该单位已经将危房通知书下达给该房屋的产权单位,并通知立即将楼内居民撤走。但事发时,仍有20余位居民居住在其中。
记者在随后的采访中发现,许多公产房的承租者并没有居住这些房子,在道外区的繁华路段,承租户将十几平方米的危房以150元左右的价钱出租给外来户或在附近做生意的人,除去十几元的房租费,承租者还可从中获利百余元。叶勇告诉记者,他们也曾协同有关部门对此进行调查,但由于无法确定转租收益,因此无法对此进行控制。
消防隐患是一把利剑
消防隐患成了插在老房子上的又一把利剑。哈市物业供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房处提供的一组数据表明,这些病危房每年发生火灾20多起,该部门每年用于火灾房屋维修和危倒房维修的费用达到二三百万。自1997年哈市取消城市建设维修费以来,该企业只能从收取的房租中提取维修资金。而需要经常修修补补的老房子“吞”掉了该企业的大笔资金,几年来,该公司的房产经营部门一直亏损。“老房子的改造仅靠我们企业是难以维持经营的,需要许多部门协调合作,尤其是政府的倾斜政策,才能彻底改变目前的现状。”这是哈市物业供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