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31日电 某药店内的监控摄像头摄录了三名犯罪分子进入药店盗窃的全过程,根据这一线索,牡丹江阳明公安分局刑警大队迅速破获此案。至此,一个有分有合的特大青少年盗窃团伙浮出水面。5月26日,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少年盗窃团伙中的青少年都是单亲家庭。
摄像头捕住疑犯
4月14日8时许,当位于牡丹江阳明区某个体药店的经理贾某走进药店时,发现办公桌上的笔记本电脑不见了,办公桌的抽屉被撬开,里面5000余元现金不翼而飞。贾某立即想到了前不久才装上的监控摄像头。他迅速回放监控录像带,三个鬼鬼祟祟的身影出现在了屏幕上,时间显示是4月14日2时30分左右,贾某立即向阳明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报了警。
录像中显示这三名犯罪嫌疑人都比较年轻。警方迅速在录像带中截取犯罪嫌疑人照片,对本管内的适龄人口逐一进行排查。可犯罪嫌疑人却像在人间蒸发了,始终没有一点动静。终于在第10天,也就是4月24日,传来了好消息,侦查员李成斌接到一电脑业主打来的电话:“有人正拿着你们要找的电脑在我这配线。”民警立即赶到现场,将李明抓获,但李明称电脑从朋友那借的。
经放录像带对比,李明不是盗窃者。据李明交代,借自己电脑玩的人叫小南,那次也是偶然在路上遇见,看见他拿台电脑,才向他借来玩几天的。小南的家在哪他不知道,只知道他平时总在某网吧上网。
侦查员们立即带着李明来到该网吧,没有发现小南。却意外地抓获了录像带中最清晰的一个,也就是盗窃药店的主犯。原来在网吧找小南时,一个坐在角落里的年青人引起了侦查员们的注意,这个人始终深低着头。侦查员过去对他进行询问,当该男子抬起头的一刹那,侦察员马上反应出这个人就是录像带上的人。
经审讯,这名男子叫王力园,在大量的事实和证据面前,他交代了全部犯罪经过。根据他的交代,侦查员们先后抓获了另外7名犯罪嫌疑人,他们以王力园和李连为首,有分有合,作案目标以安装卷帘门的个体业户为主。从今年4月至今,他们在牡丹江、宁安、海林等地先后盗窃30余起,案值达十余万元。
小偷小摸为糊口
这些犯罪嫌疑人中,只有王力园和沈宏麟成年,但仅19岁,其余的均是未成年,最小的15岁。单亲家庭是这些孩子的共同特点,别看他们年龄小,但他们在社会上游荡和参与盗窃的时间最短的也有三年了。开始时盗窃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糊口,作案目标主要是小棚子,偷点铜、铁,一次卖几元钱或十几元钱。网吧、旱冰场、游戏厅是他们经常光顾和栖身的场所,他们相识大多是从这里开始,相同的境遇很快使他们走到了一起。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在他们这里表现的非常明显,一点东西大家分着吃,要挨饿时就一起饿着。后来盗窃就上瘾了,几天不出去偷一次就觉得缺点啥。他们的作案手段一般都是掰卷帘门入室盗窃,也不用人在门口望风,进去后主要是偷现金和铜件,如果这些东西少,他们就会把铝合金门拆碎偷走,卖水暖、五金、电缆等配件的商店是他们经常出没的地方。畅通的销赃途径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现在已有三名废品收购站的业主被刑事拘留。
在民警问李连偷过多少次东西时,李连根本记不清楚,他说已经数不过来了,只记得自己是从13岁开始出来偷的,今年17岁,期间被公安机关抓获已有五六十次了,都因为他年龄小,每次做个笔录、口头教育后就把他放了。
王力园是辽宁省丹东市人,父亲现在还在监狱里服刑,他10岁时便辍学来到牡丹江市,在火车站以要饭为生,2002年因盗窃被劳动教养三年,今年3月26日才刚刚获释。
侦查员们在提审时,这些孩子似根本就不在乎,有时甚至还在嬉笑打闹,看着他们一张张稚嫩的脸,侦查员们心里有种酸酸的感觉。(文中未成年人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