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日电 5月31日下午2时,记者来到哈尔滨道外区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六楼一教室。已有30多位学习者坐满了教室,该区特色手工技艺人才培训班的“中国结”编织课程马上就要开始。
这堂课的授课者是公玉梅老师。她先对这堂课的学习内容做了简单介绍:“这堂课我们将学习‘四道盘长结’,为我们下一步学习‘寿桃’的编织打基础”。随即,她展示了自己编织的一个精巧的“寿桃”。
之后,公老师为大家发下编织针、编织带、塑料泡沫板等用具。“大家请把带子用针这样固定在板上……”公老师一边讲一边示范,大家在下面很认真地听讲,跟随操作。
记者看到,学员中以中年女子居多。据了解,她们都是下岗职工。家住大有坊的39岁的刘成霞对这次学习非常感兴趣。下岗在家的她一直苦于没有事情可做,近日听说政府组织免费学习编织,她立刻报名参加了。特别是当她听说组织部门还积极与省民族博物馆、市建筑艺术馆、市冰雪艺术馆等部门联系,将来她们的艺术作品将转化为商品,通过景点销售给游客。另外,如果需要,组织部门还将帮助她们办有关的营业执照,并帮助办理小额贷款,她更加兴奋了。她很高兴地对记者说:“这样的机会真是太好了,我一定好好学习,将来以此为职业”。
52岁的刘景艳头发有些发白,在学员中很引人注意。她坐在第一排一丝不苟地学着,脸上都渗出了汗珠。记者问她,这么大年龄怎么还来学?老人很爽快地回答:“学好了,做好了,就拿出去卖;要是一般的话,就挂在自家墙上,自娱自乐”。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大家依然热情不减,间或大家还互相比较一下,看看谁编得好。
休息间隙,公老师指着墙上悬挂的蝴蝶、小辣椒、鱼等编织作品告诉记者,这期的编织课程为180课时,到时大部分学员都能学会这些物件的编织。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她们的作品可能就走向市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