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哈尔滨市名校教师指导估分技巧
2005-06-10 09:32:19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耿 新/整理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10日电 估分对于填报志愿至关重要。为此,记者采访了哈尔滨市名校的教师,他们常年工作在“高三”战线,对于估分有丰富的经验。他们的经验对于考生估分可以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数学估分

  数学估分应分两类,一类是数学选择、填空题的估分,另一类对数学解答题的估分。就选择、填空此类客观题而言,基本是死的,对了就是对了,错了就是错了,所以说,数学试卷的客观题如果能够记住答案,估分就会很准。但对数学解答题的估分就会有一定的上下浮动,如何正确把握对数学解答题估分呢?我谈一下自己的心得。

  一、在数学估分上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估分要实事求是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落实好每道题,每个环节,就能估算出准确的分数来。(1)估分不要碍于“面子”,有的考生为了让老师、家长暂时高兴,故意把分估高;结果伤害了自己。(2)估分不要受以往成绩的影响。有的学生平时成绩不突出,高考却考得很好,不相信自己,结果把分估低。有的学生正好相反。他们平时学得好,高考却考得不好,便将分数上扬,这样做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3)估分不要受情绪影响,不能因为考得好就高高地估分,考得不好就估分很低,这也极不可取。所以,大家在估分时要摆正心态,不要受以往因素的影响,坚持实事求是就好。

  2.估分要宽严适度

  估分前要吃透标准答案的要求,然后仔细回忆自己的答题情况,估分时该宽的要宽,该严的一定要严。比如,这道题你很有把握就可以做得宽松一些;但如果记得不是很清,就要从严把握了。

  二、在数学估分上要把握的几个诀窍

  诀窍1:立即估分,记住答题的每一步骤

  高考结束之后,你要立即准确地回忆你当时的答案,记住答题的每一步骤。如果记不住,你要把试卷重新再做一遍,再现你当时的答题答案,这样去估分正确率还是比较高的。

  诀窍2:吃透评分细则

  高考评卷时,是按评卷细则给分的,吃透评分细则,你就能正确把握。即使答案错了,也会合理地按步骤得分,但是,在这时候,分数要往低估。

  诀窍3:把握不准的向老师请教如果解答的方法和标准答案提供的不一样,最好请老师把关。举例说,有一年高考的一道数学题,标准答案用的方法十分繁琐,有位学生却用画图的方法,轻而易举地得出答案,但是,关于图形,这位学生没有交代清楚,所以,尽管他的答案正确,这道12分的题,他也只能得7分。

  诀窍4:多次估分,以自己评估的分数为主

  为了保证估分的准确性,我建议进行多次估分,且有如下的程序:先自己估,然后请老师估,最后考生与老师一同进行估分。有的考生估的次数越多越拿不准,往往是第一次估出的成绩最为准确。在对自己进行评估的时候,一定要有自信,不能被别人所左右。自信是高考估分中一个必备因素。

  诀窍5:考虑到扣分因素

  学生要检讨自己是否使用了一些未经推导的公式。也就是说,只有书本上的黑体字的公式和定理才能直接引用,否则也会被扣分。那些平时大大咧咧的考生要注意,你是否因为粗心而丢了分?譬如,在做应用题时,为了节约时间,经常不写“答”字。如果在高考中出现这种情况,也会被扣分。题目不仅要答对,还要看答得是否完整。因为少一个步骤或少一个论点,都会被扣分。

  诀窍6:前后松紧不一致

  估分时,应采取前后松紧不一致的原则。这道题估得稍宽松些,那道题就应严一些;这科松些,那科便严些。这样分数可互补,总分不会相差很大。

  诀窍7:平均取分

  在紧扣答案的情况下估计一个分数,然后在较为宽松的情况下再估计一个分数,然后取一个中间值,即两次的平均分可能更为准确。

  刘振成哈尔滨师大附中数学高级教师,哈尔滨市骨干教师,中国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

  

  英语估分

  由于学科特点,高考英语试卷较其他学科而言,客观试题所占比重较大,相对来说估分比较轻松。其中第1至第75题,即卷I ,一律为客观试题,分值占115分(英语总分为150分)。此处估分较为容易,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考生应严格参照标准答案,没有任何灵活性而言。

  相对卷I而言,卷II的改错部分及书面表达部分有些许难度。其中改错部分(分值占10分),要求考生按照标准改错方式进行填写,勾(√),斜线(╲),漏字符号(∧)及错词下划一横线,都是有标准可依。即使右面答案写对,但左面判断符号不正确,也不会给分。

  书面表达部分,为整个英语试卷估分难度最大的一部分,此处分值占25分,灵活性最强,自由度最大。建议考生参考如下:

  1.英语考试结束之后,考生应趁着此时大脑兴奋,记忆较准确,立刻将考场上的英语作文重新誊写一遍。然后参照《考试大纲》的评分原则,对号入座,确定自己作文的档次。具体如下:

  第五档,21-25分。完全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覆盖内容要点,应用了较多的语法结构和词汇,有效地使用了连接词,全文结构紧凑。

  第四档,16-20分。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虽漏掉一两个次重点,但覆盖所有主要内容。应用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能满足任务的要求。语法结构和词汇方面基本准确。

  第三档,11-15分。基本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虽漏掉一些内容,但覆盖所有主要内容。有一些语法结构和词汇方面的错误,但不影响理解。

  第二档,6-10分。未恰当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漏掉或未描述一些主要内容,写了一些无关内容。语法,词汇,单调有限。信息未能清楚地传达给读者。

  第一档,1-5分。未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明显遗漏主要内容。存在较多语法结构和词汇方面的错误,影响对写作内容的理解。信息未能传达给读者。

  综合上述来看,简言之,英语作文的采分点在于以下几点:一是内容要点。二是语法结构及词汇的准确性。三是连接词。

  2.字迹优美,卷面整洁也是影响评分因素之一。

  3.如实在没有把握,可请两至三位英语老师评估,然后参考对照平时所得分数,取其平均值。

  努力完成一份试卷,属力拔头筹的勇气;正确评价一份试卷,属锦上添花的艺术。二者都服务于考生梦想的实现,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孙彩英哈九中高级教师,曾做过全市高三学年英语复习示范课,曾参与全国发行英语教辅书籍的编写工作。曾获市“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

  

  语文估分

  高考过后学生的第一件大事莫过于估分了,尽管面对参考答案,可是每年都有估分过高或过低的学生。针对这种现象,本文把语文估分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作以简要介绍,以期能给考生一定的帮助。

  总体来说,语文估分应本着冷静、仔细、客观的原则,语文中有些主观题由于个体理解不同,即使理解相近,可表达的文字又会不尽相同,估分相对就有些麻烦,此时就要保持头脑冷静,认真体会参考答案的内涵,仔细分析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表述文字不尽相同时,对问题的理解是否一致,既不要盲目否定,也不要轻易肯定自己的答案。同时也要客观对待自己的答案和参考答案,不要因感情而乱“视听”。

  具体而言,我们按主观题的顺序依次介绍一下:

  一、文言文翻译题是考查考生对文言文文意的理解和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翻译的一个关键,是对句子中重要词语的理解,理解得准确了,理解得多了,句子中少数不明白的词语也可以推测出大致的意思。一般情况是每句中都有几个明确的采分点,一处一分,而对整个句子的大意较准确要占一分。

  文言文的翻译含有一定的主观成分,不是纯粹的客观题,所以考生的翻译在关键词正确的前提下意思正确即可,不一定跟参考答案完全相同。

  二、诗歌鉴赏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鉴赏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体味其思想感情和艺术魅力,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个别问题是开放性的,答案可以不一样甚至是相反,估分时要认真分析评分细则,只要言之有理,对诗歌的赏析允许有不同的角度和理解。

  不过一般鉴赏性文字都应有一定的分析过程,从而导出结论,如果只有结论而没有分析过程应相应扣分。应认真对照答案,如果问题中涉及形式和内容两方面,通常情况下有关形式的分值会少于内容的。

  三、名句填空题一般都是任选其中几小题作答,通常每空有一个固定的分值,只要该空有一个错、漏、添字,则该空不得分;如果超出了要求的任选数而多答者,则依次序按前几题评分。

  四、文学作品阅读题,一般是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进行考查。这部分题估分比较复杂,也不好操作。通常而言可以考虑这样几方面:1.分析类的题一定要有分析过程,不要只是给一个结论性的答案,要让评卷人看出你的思维过程。2.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以及对内容要点归纳类的题,要注意全面,不漏点。如果参考答案没有分出具体的采分点,自己也尝试着分出答案的层次,这样一一对照估分相对准确些。3.对含蓄句子的理解及概括类的题,要尽量的直白、具体,如果还用抽象来表述抽象就要酌情减点分。4.语句是否通顺也要考虑,以去年的高考评分标准为例,如果该题的分值相对大一些,语言是否通顺也会有1分的价值。

  值得强调的一点是本题最容易出现表述的文字与参考答案不尽相同的情况,这时一定认真分析两种答案对问题理解的实质是否相同,然后酌情给分,不要一看表面不一样就全盘否定。

  五、语言的运用题向来是比较灵活的题,答案也相对丰富多彩些。其中的有关“排序”和“语言得体”的题目应该比较好估分,因为这类评分标准一般都非常详细。

  六、作文题,作文的估分历来是让人头疼的事,一来看不到原文,二来也涉及评卷人的好恶问题。好在每年的作文评分标准规定相对较详细,可参看不同等级的标准对号入座。一般经验是:作文估分应该相对略保守些,大多应在二等中上为宜,当然这只是个常理。同时也可以根据平时几次模拟考试的作文成绩作为参考加以调整。

  张显彬哈师大附中语文高级教师,黑龙江省骨干教师、首届最佳教师,黑龙江省及哈市语文兼职教研员。

  

  政治估分

  学生在估算政治科成绩时,客观题要严格按照高考评分标准进行估分。主观题要准确估分比较困难,一般情况下,考生运用的观点正确,论证严密,政治术语表达准确,层次分明,该道题就能获得八至九成的分数。如果观点的运用与答案标准有所出入,但能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又是在答案标准允许的范围内,那么该题得分率大概在六至七成。如果考生在回答问题时,只写观点没有分析材料,或者只堆积材料没有得出政治结论,那么该道题的得分就要大打折扣了。

  具体可以按照这样三个步骤去做:

  第一步,考生对试卷重新再答一遍。考生在拿到答案时也拿到了一份高考试卷,此时,不要急着看标准答案来估计自己答对了多少,应得多少分,而是将试卷重新复答一遍,这样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尽可能回忆考试时解题的过程、步骤和答案,另一方面可以尽可能降低记忆误差,因为考生见到标准答案是在全部考试结束后的第二天,因此对自己的答题必然会存在记忆上的遗忘。而原则上又不许考生带稿纸出考场,考生也没办法完全记住自己的答案。这就可能导致对照答案时出现误差,所以考生在估分时一般至少都有十分左右的误差。而解决记忆误差最好的办法就是见到答案不要急于翻看,而是尽量重做一遍考题加强自己的记忆。

  第二步,吃透标准答案的要求,注意宽严适度,所谓宽严适度就是在估分时该宽的要宽,该严的一定要严。自己把握得准,就可以宽一些;如果把握得不准,记不清,有模棱两可之嫌,则要从严掌握。估分时一般采用前后松紧不一致的原则。譬如,你认为这道题估得宽松些,那么另一道题就应该稍严些;这样分数可以互补,总分不会相差很大。另外,在高考评卷时,有关部门会制定评卷细则,这些细则对考生估分有所帮助。如果考生拿不定主意时,最好和老师商量。

  第三步,“采点”与“采意”相结合。首先,不仅要考虑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还要看答得是否完整,如果答的要点不全,即使论述再多也不会得高分。其次,近几年的政治标准答案相对来讲比较灵活宽泛,不像以前那样过细,所以估分时应把“采点”和“采意”相结合,只要表达的意思比较接近标准答案,表述清楚明确就可以适当给自己加分。但这种“采意”也不是无边无沿,还要以标准答案为纲,要把握好这个度。另外,要注意抓住关键词,不少考生的答案只是与标准答案很像,但主要得分点———关键词,仍可能漏掉,文科由于考的东西过多地涉及到文字,涉及到这些文字的书面表达,因此阅卷是非常严谨的,意思接近或答上大体意思,在大多的时候是很难得分的。而更多的时候则是答上一大片,这些答案看上去与题干材料相关,考生也是照着这些材料展开论述的,但这一大片的答案往往会掩盖得分点,结果得分还不如几个关键词语的得分高。因此,在“采点”与“采意”相结合的过程中一定要抓住关键词。

  考生在政治主观题的估分过程中还应注意:不可想当然,切记实事求是。由于估分的准确直接关系到考生填报志愿,因此即不可高分低估,也不可低分高估。尤其对于一些考察多个知识点的大题,不可毛估一下折中算分。正确的做法是严格参照考题评分标准,答对的敢于加分,答错的坚决扣分。而且最好不要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心平气和地独立估分。平时在班级的排名只能作为参考,切不可受其他同学的影响,人为地抬高或降低自己的分数。

  隋艳萍哈九中政治组高三学年备课组长。

  

  地理估分

  一以高考的参考答案为基准。由于近几年地理的高考试题不论题型还是考查要点,都具有稳中有变、但变化不大的特点,再加上考前考生们经过多次模拟,考生一般能够正确评估自己的得分。只不过要注意综合试卷各考点的分值较大,在具体评卷时,有可能将综合题的参考答案依据考点和试卷可能出现的情况加以细化。有的题目其答案具有开放性,许多答案不可能在教材中直接查到,所以答案也就势必多种多样。只要考生答案与标准相近,且又合情合理,则有可能得分。当然,影响考分高低的还有其他几方面的因素。

  二答题的规范性。由于增加了微机阅卷,其必不如手工灵活,所以不按卷面要求的作答方式将不得分。例如:在对应的答题卡题标处答题才能被微机识别而得分。如果答在了题标框外,或把答题卡的题标做了改动而答题将都不得分;又比如,地理中的常用地名(主要是中国地名)、还有地理概念,如出现了错别字,也将扣分,例如把:“广州”写成“广洲”等。

  三答案的严密性。有的综合题答案是唯一的(例如:铁路线、地形区、气候类型等的名称),对应的答案最好套用教材原句,用临考时现编语言回答,如不严密,尽管意思接近也不得分。类似“填充”式的回答题要保持语句通顺科学严密才能达到要求。尤其是试卷中带有“最主要”“最明显”“最直接”“最有可能”等明显唯一性答案指示的问题时,作答时只能答一个,如拿不准答哪一个而多答了,则很可能被扣分。地理时有做图表的题,以剖面图为例,不单单是做出形似的图形,还要完善坐标体系,否则不能得分。当然分值较大的回答题,估分的灵活性较大,其影响因素可能有:(1)切入点的准确性,知道考些什么,从几个方面做答,此为得全分的基础。(2)观点明确,逻辑性强,答案不能自相矛盾,前因后果推理准确,切合实际。例如:人文地理要素要受到许多区位因素的影响,但考题中结合具体实际可能只有某几点是最突出的而被列入考点。如果考生不会要点,次要因素答得再多,恐怕也不能得满分。(3)条理清晰、字迹工整。如果同一采分点反复出现,势必占用大量答题空间(而答题卡的空间有限),同时,如果字迹潦草,势必影响考分。(4)对教材的把握程度。分值较大的问题,如果教材上有答案,套用教材上原话,当然能得全分,如果教材上无原话,则要看考生对教材把握程度如何,如果答案与高考答案意思接近,应酌情给分,甚至得全分,尤其是开放性问题,如果考生回答有创意,并能自圆其说,有可能给一定的分数。

  李建昌省市级骨干教师,哈九中地理教研组组长、高三备课组组长、地理高级教师,多次做省市级公开课。

  

  历史估分

  主观问答题是历史高考试题中最重要的题型,从分值看占历史试卷总分值的52%,具有知识容量大、综合归纳性及迁移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体现高考对历史知识、尤其是能力测试的要求。

  基于历史主观题的这一特点,要提高其应试估分的准确性,应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一及时整理提纲,莫求证他人答案

  历史主观题难以估分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试后存在答案混淆、记不清的现象。因此考生试后第一时间应将试题题型、出题范围及基本问题理清,并遵照考场解题思路整理答题角度,并列出提纲,以备估分。在这一过程中切忌询问他人答案,防止陷入认识误区,混淆思路。

  二细读评分细则,抓住关键词

  自2000年实行文综考试以来,历史高考主观试题力求考查学生的辨证思维和多角度思维,对单一角度问题的深度基本不作要求。因此评卷过程中往往注重考生答题角度是否全面,是否有关键词。

  在估分过程中,如何判断作答角度及作答质量呢?首先应关注问题的分值,判断作答角度。历史主观题答案单一的采分点一般分值为3—4分,以2004年37题为例,四个设问的分值分别为3分、8分、9分、12分,相应答题角度基本上为1、2、3、3个。其次关键词的判断,应注意结合教材强调的重点内容及设问,文字材料题要特别关注材料中的核心词语,以判断自己的答案是否贴切。

  三注意条理清晰,提高规范性

  从高考历史主观题对历史知识的考查要求看,主要是概括性条理化的宏观知识,这就要求考生强化整理、归纳、概括知识的能力。尤其是自2004年开始实行联网阅卷、标准化答题卡后,在规定区域内解答主观试题,对作答的条理性、规范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估分时或多或少要考虑到自身解题的条理化、逻辑性是否合理规范。对于那些解答顺序混乱、字迹不清的作答一般分值不会太高。

  四结合模拟成绩,摆正自己位置

  一般来说考前经过多次模拟,考生对自己的估分能力已做到心中有数,估分过高过低往往与其性格有很大关系。因此高考后的估分要结合历次模拟考试的估分与实际分数的差距,既要树立信心,又不能盲目乐观。

  除以上四点须注意外,考生应多与任课教师沟通,了解主观题答案不同说法的评分标准及给分情况,做到有的放矢,提高估分的准确率。

  李营 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九中一级教师,曾多次参加省市教学大赛。曾获东北三省、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各级教学比赛及说课大赛一等奖。获奖论文多篇,其中学术论文《关内移民与东北经济发展》等发表于人文社科核心期刊《黑龙江社会科学》。

  

  物理估分

  高考结束,考生即刻面临着另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这就是估分。估分是否准确,对志愿的填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客观、准确地估分应遵从以下几个原则:

  一、实事求是的原则

  估分切记要实事求是。有的学生平时成绩不突出,高考却考得很好,然而估分却不高,原因是他怕估高了,会被别人笑话。这样做的后果是:他可能错过了最理想的大学。有的考生正好相反,他们平时学习好,高考却考得不好,但碍于“面子”,便将分数往上估。还有的考生,为了让老师、家长暂时高兴,故意把分估高。这样做,造成的后果可想而知。所以,估分时不要受以往成绩的影响,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二、情景再现的原则

  有一个常见的现象,平时学习好的考生估出来的分数比较接近考分,学习不好的考生往往会高估。高考自估分数出入大,主要是考生记忆不太准确。当看到标准答案时,考生往往受标准答案影响以为自己选的就是正确答案。所以,考生在估分之前先不要急于看标准答案,选择题用回忆的方法把当时的选项选出来,实验题和论述计算题要默写出来。在实现原情景再现之后再对照标准答案,这样估分就会比较准确。

  三、宽严适度的原则

  所谓宽严适度,就是在估分时该宽的要宽,该严的一定要严。自己把握得准,就可以宽一些;如果把握得不准,记不清,有模棱两可之嫌,则从严掌握。对选择题叫不准答案的要扣掉,对实验题和论述计算题由于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的特点,必然给估分造成一定的难度,所以估分时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

  首先,考生不仅要看论述计算题的结果是否答对,还要看过程答得是否完整,是否有丢掉采分点的地方。对于和评分标准有出入的地方,要慎重合理给分;其次,即便论述计算题最后的结果错了,也可能会得分,因为其中的某些步骤可能是对的,但这种情况分数要往低处估;再次,实验题可能会出现原理正确,方法却和标准答案不一致的情况,这时一定请老师来把关后再给分。

  四、多次估分的原则

  除了要针对标准答案进行细化估分和在老师指导下估分外,自己最好再估出个最高分和最低分,以便为报志愿做准备。可以把自己认为“可得可不得”的分数全部算在得分之列,估出个最高分;再把这部分分数全部排除在外,估出个最低分。估最高分的目的是求险;估最低分的目的是求稳;综合取平均可以求好。

  五、心平气和的原则

  考生无论考试是否正常发挥出来,在估分时都要抱有一个心平气和的心态,决不能带着情绪去估分,因而影响了志愿的填报。

  志愿的填报是建立在估分准确性的基础上的,正所谓考的好还要估得好,估得好才能报得好。希望考生能把握好估分的几个原则,不要因为估分的不准确而影响到志愿的填报,以至影响到最终录取。

  曲美艳哈师大附中物理高级教师,省新课程建设先进个人,省优质课特等奖,省会考命题教师,市骨干教师,市优秀教师,市优秀班主任。

  

  生物估分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结束,考生们经历了人生的一个及其重要的考验,但又一决定未来命运的考验在等着各位考生及家长———估分,填报志愿。为了帮助考生和家长在估分时能够比较准确,根据自己多年教高三毕业班的经验及对高考评分标准的分析,结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谈自己的一些经验,供考生及家长参考。

  从2004年理综合高考试题能看出:一卷(选择题,共21题)中1—5题是生物题;二卷(非选择题共10题)中生物题在最后:30题(22分,由两个小题组成),31题(实验设计题,20分)。

  下面分别就知识考察题:30题,实验设计题:31题作分析。

  生物综合知识的考察

  2003年、2004年高考题出现了两道考察用遗传图解分析遗传现象的大题,评分中对杂交符号(X)、生成后代的箭头的要求比较严格,如果不写,相应步骤不给分(如2003年亲本只写AABB aabb不写X或没用文字说明进行杂交,扣3分);题目已给出设定控制相应性状的基因,如不用题目所给基因,不给分。对表现型的要求则只要把能说明问题的写出即可。

  考察的知识只要按教材相关知识回答,意思能说清楚,不出现知识错误,多答不扣分;但题中出现能否确定等问法时,必须给予明确的肯定或否定,不能出现“不一定”等说法。在一个空中出现多个可能,通常每一种有相应的分值,但答错一项扣此空的所有分(如:2003年28题糖代谢的图解题(1)反应①②③④中,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其中③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是不可能的,如果答了③扣3分,否则答①②④各给一分)。

  生物实验设计能力的考察

  近几年主要考察的是设计实验方法步骤,实验结果的预测及得出结论。扣分较多的是细节,实验组和对照组设反了扣分(但如不明确说哪一个是实验组和对照组,用A、B;1、2等,则不扣分);两组或几组,要求的“等量”、“等分”不答均要扣掉相应的分数(如:2004年31题两处:等容量生理盐水;等量的班氏试剂每个等量不答均扣分);须加热煮沸不答扣分;步骤的先后顺序,只要不影响实验效果,一般不会扣分。

  实验结果答成结论或解释结果并没有说出结果,不给结果分;结果错,结论写对不给分;解释结果并说明了实验结果,给结果、解释的全分;解释及结论写在一起,同样给两部分的全分(如:2004年31题,结果、解释、结论评分就是按此标准);如答题中一部分答对,一部分答错,如对的部分,可得出相应正确结论,可给此部分的相应分值。此外得出的结果及结论顺序要对应,才能都给分。

  总之,在最后估分时,在你的答案与评分细则不相符合时,要仔细分析相关知识的正确与否,有否出现必扣分的地方,叫不准的地方应向老师咨询,估一个最低分(可扣可不扣叫不准,均扣)和最高分(可扣可不扣叫不准,均不扣),一般平均分则最接近实际分。估分对你的志愿填报至关重要,只要认真分析,扑捉好信息,一定能估好分,实现你们各自的理想。

  张彩波特级教师,从教22年,现任哈三中生物教研室主任(2001、2002、2003年,作为三中理科综合组组长,其间,理综合成绩高居全省榜首)。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生物兼职教研员,省生物学会副理事长,省植物生理学会理事,国家级、省级、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被聘为黑龙江省高考评卷顾问。曾荣获国际、国家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指导教师。

  

  化学估分

  在理科综合考试中,化学科占110分左右。既有客观题,又有主观题,而且文字表述内容较多,把握不好,极易估分失准。

  客观题比较容易估分,只要将回忆出来的答案与标准答案对比就可估出准确的分数。这里重点谈一下主观题的估分,首先应该特别注意细节问题。

  1.注意化学用语。比如电子式、元素符号等的书写一定要准确无误才能得分。要分清“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化学式”与“物质名称”。

  2.注意文字表述。由于有些题目考生需用一定量的文字才能表述清楚,所以答题结果很难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但这并不影响考生得分。比如,高考题中曾经出现过的标准答案为“除乙烯中混有的CO2和SO2”,若答成“除乙烯中混有的酸性气体”也可以。在化学实验问题的文字表述中如果有不能使实验正常进行的错误表述一般是不给分的。例如2002年理综卷29题,引发喷泉实验的操作中若不答“打开止水夹”则要扣分。再比如2004年理科综合第26题,第(1)问给分的前提是要同时答出3个要点“加少量KClO3,插上Mg条并将其点燃”。所以考生必须清醒地把握自己处理这类题型的思想,然后再与标准答案中的中心思想对比,是符合、基本符合,还是背道而驰。这样在估分时可以将分值分在不同档次上,减少估分与实分间的误差。

  另外,考后拿到标准答案要及时估分,不要受考试发挥程度的影响。考生应先凭记忆将试题再做一遍,而后对照标准答案,领会评分细则,进行估分,遇到问题要与老师沟通。

  考生在估分时要保持平稳的心态,仔细参考标准答案,同时尽量回忆自己的答案,比如离子反应方程式中的Fe2+会不会写成Fe3+、NH4+的“4”、“+”会不会漏了,计算题中带单位运算是否注意了等等,尽量做到客观、准确。

  建议估分时可采取三种方法。“标准估”:按照标准答案要求逐题估算得出一个成绩;“严估”:按照标准答案要求将一些记忆不准确的答案分数除去后得出一个成绩;“松估”:按照标准答案的要求将一些记忆不准确的答案分数算上后得出一个成绩,这样即可得出高、中、低三个分数,考生可获得一个分数范围作为填报志愿的参考。

  唐海燕哈师大附中化学教师,中学一级教师,教育硕士,省课程改革先进个人,全国高中化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多次参加各类教学比赛,曾获得黑龙江省说课比赛特等奖,2002年所带高三理科毕业班以平均577.6分名列学年榜首。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