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提高就业率学校需抓四重点
2005-06-10 10:25:44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彦 周小月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10日电 黑龙江省首次公布高校就业率,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卢振环谈到,一定要正确看待。“就业率反映了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培养学生的质量、结构、适应社会的情况等。统计就业率、公布就业率是必要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并不该盲目追求就业率,看待就业率应该实事求是,‘质’、‘量’并重。通过就业率、灵活就业率、登记待就业率等指标综合考察就业状况。”

  据介绍,目前,黑龙江省研究出台了多项取消限制、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扫除了限制毕业生就业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形成了更加有利于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和多渠道就业的政策体系。同时,高校已初步建立起高校布局、学科专业结构、发展规划、招生规模等方面与毕业生就业挂钩的工作机制。

  然而,面对高校大扩招后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提高就业率?卢振环谈到,学校还需做好4项工作。一是充分提供就业信息,大力开拓毕业生基层就业渠道,引导毕业生多元化就业。今后消化毕业生的就业增量空间大体上有三个方面:下基层、到民营中小企业、自主创业;二是做好心理辅导,在思想政治教育上下功夫,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教育、创业教育和毕业教育。通过就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强毕业生到基层、到艰苦地方、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各高校要健全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实施“全程化”指导,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突出培养毕业生的就业综合素质和能力。三是培育和建设更加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信用制度,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和应聘、招聘过程中的各类欺诈行为;四是进一步加快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步伐。目前,全省59所高校,尚未建立独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的高校还有20所,已经建立网络的,要继续加大投入,不断提高网站建设质量,不断丰富网络内容,通过网络快捷、准确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需求信息和就业指导服务,力争使毕业生就业新希望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

  最后,卢振环强调,就业率是评价高校及单学科专业设置的一个重要指标,但绝不是惟一的指标。对于就业情况比较艰难的学校,如果连续两年就业率达不到全省平均就业水平,主管部门将对其学科和专业进行减招或停招。但是,从宏观角度看,全省存在一个学科分布和教育规划的问题。诸如哲学、政治学以及一些基础类学科,从长远发展来看,虽然也面临着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但并不能就此“告别市场”,而是要适当的压缩规模,做到有保有放,而不应完全被就业率所左右。

责任编辑:朱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