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落实经营性土地“招拍挂” 黑龙江狠治粗放用地“顽疾”
2005-06-11 08:21:12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晨明 谭迎春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6月11日电 黑龙江省自全面推行运用市场化配置土地资源的供地方式以来,利用价格杠杆解决了用地者因成本低而“多占少用”、“宽打宽用”、“低效利用”的问题,狠治了粗放用地的顽疾,大大促进了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和集约利用。

  黑龙江省抓住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清理整顿契机,开展了以整治不利于落实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制度的地方政策规定和行政程序为重点的“四查四看”行动,对查出的应“招拍挂”而未实行“招拍挂”的11宗违法供地给予了责任追究和出让金追缴;对167宗“招拍挂”遗留问题进行了处理和公示。

  为从根本上遏制土地交易中的腐败现象,省国土资源厅制定了“十不准”、“十严禁”纪律,明确了严禁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干预、插手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和违反政策擅自减免“两金”的处罚规定;严肃查处了违规低价出让土地和擅自减免地价等行为,追缴流失的土地资产收益1亿多元,有效地规范了土地市场运行程序和土地交易行动。

  据悉,截至目前,黑龙江省所有市县建立了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和交易场所,覆盖面达100%。通过土地有形市场建设和对土地一级市场的调控,强化了城市建设用地的统一供应,“招拍挂”出让获得的土地资产收益逐年提高,从2002年的1.5亿元猛增到2004年的52.83亿元;土地资产总收益从2000年的10亿元攀升至2004年的101.59亿元,年增幅达45%。市场化配置不仅是实现土地资源效益最大化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的有效方式。

责任编辑: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