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老哈洽”畅谈新感受
2005-06-15 09:33:30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周围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6月15日电 作为哈洽会组委会秘书处的工作人员,杨青山已经参与组织了16届哈洽会的举办,他了解哈洽会的每一步成长历程,因此能更好地解析历届哈洽会的全貌。昨日,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了解到了他对本届哈洽会的新体会、新感受。

  记者:每一届哈洽会都在成长、发展,那么,在你眼里,本届哈洽会在规模和规格上较往届有什么不同呢?

  杨青山: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的提档升格提高了本届哈洽会的档次,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展会”。本届哈洽会的主办单位由去年的省市联办上升为由商务部、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公室、国家贸促会、浙江省人民政府、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联合国工发组织以及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6个国家和地区的10个政府部门和商贸组织也将首次协办哈洽会。

  记者:在近几年来的哈洽会上,参展企业的结构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是如何体现的呢?

  杨青山:应该说,有非常明显的变化。参展的民营企业比例不断加大,产品特色更为突出;高科技企业也开始进入展会,南方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哈洽会,他们为东北企业带来了新的技术和新的思维,促进了东北企业的发展。另外,参展企业的实力越来越强、规模越来越大,我们组委会制定的规定也更加严格:只有有名优产品的企业才能参加哈洽会。

  记者:在近年来的哈洽会上,产品的交易种类以及交易方式都在不断突破,你能概括一下这种变化趋势吗?

  杨青山:一个明显的变化趋势就是,从综合展览变成专业化展览。展厅的划分越来越细化,从前几届哈洽会开始,绿色食品展区就开始初具规模,在本届哈洽会上,180个绿色食品展位已被近300家企业订满,将有1690多个绿色食品产品进馆参展。这些产品能够比较全面地展示龙江特产风貌。而且,前两届哈洽会是易货贸易,随着哈洽会影响力的扩大,开始转变为易货贸易和现汇贸易相结合的交易方式。这一变化也十分引人瞩目。

  记者:参展企业如何在布展和会场营销方式上进行变革,是本届哈洽会受到关注的一个热点。在这方面有些什么样的变化呢?

  杨青山:本届哈洽会在布展上更加国际化、大气,也更能体现企业和产品的特色。以前来参展的企业不会在布展上花费太多的精力和财力,就是简单地搭个台子,把自己原有的产品摆在那儿;现在的参展企业就不同了,大多会根据自己产品的特色营造出很时尚的配套环境,比如卖家具的企业会搭建一座木制别墅,让自己的产品显得更有品位。同样,在会场营销上也更加注重形象包装,有的儿童产品生产企业给服务人员穿上卡通服装,吸引眼球,扩大产品知名度。这种做法让人耳目一新。

  记者:今年的哈洽会首次出现“国际会展周”这样的提法,在持续一周的哈洽会期间,都较以往增加了什么内容呢?

  杨青山:本届哈洽会的内容更加丰富,大会展览、洽谈活动、中俄科技合作高层论坛、北方论坛国际会议等会议活动,日本商务周、白俄罗斯商务日、香港商务周等专题经贸活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项目推介会等推介活动,以及多项文艺晚会、文化和体育交流等活动,已经使本届哈洽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会展周”。

责任编辑:朱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