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7日电 黑龙江省四大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双鸭山市,随着一批重大兴市项目群的陆续实施,该市经济结构开始由适应性向战略性调整转变,各项经济指标增幅态势喜人。200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4%。今年1至3月,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2.2亿元,同比增长14.5%,增幅居全省首位。预计1至5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亿元,同比增长26%;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8亿元,同比增长59. 1%;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7亿元,同比增长60.7%;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25.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1%。
双鸭山市因立市产业单一,缺少项目群、特别大项目群,导致经济总量小、财源匮乏、发展滞缓。要如期实现“全面奔小康”的目标,必须打破常规,大上项目,上大项目。该市潜力在资源,以煤炭为最,远景储量逾100亿吨,位居全省之首;磁铁储量1.2亿吨,系全省之最。定位市情,市委书记王晓明下决心要依托资源和生态调优结构,科学利用资源,保护好蓝天碧水,发挥优势,构筑特色,放大效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市长滕喜魁多次指出,必须渐次消灭原字号,努力抻长资源的产业链,实现就地转化增值。
该市重点锁定大上煤炭转电、转焦、转气、转油等产业项目群。该市适时成立服务保障等五个专题推进组,确保大项目能引进,留得住。主要领导主动出击,真情招商,让唐山建龙、山东鲁能、中国大唐、中国国电、吉林亚泰、天津环渤海等有实力战略投资伙伴,入驻边陲。建龙集团负责人曾经感慨地对黑龙江省委书记宋法棠说道:"是双鸭山的软环境,坚定了我们在这儿投资兴业的信心。"年初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就鲁能、建龙等项目进展中遇到的难题,10余次跑省、国家协调。包项目的市级领导,现场办公40余次,解决实际问题30个。
双鸭山优良的投资环境感动了建龙。建龙将原定80万吨焦炭猛涨至180万吨,建龙矿业、建龙钢铁项目也相继落户。其中,钢铁项目总投资23.7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7.9亿元;目前,烧结、炼钢设备,已部分安装到位;预计年底,可生产铁80万吨、钢5万吨。建龙在该市总投资36.8亿元,达产后工业增加值13.34亿元,利税12亿,安置就业4056人。今年4月,该市与山东鲁能发展集团签订了开发电力和煤化工项目,同时利用副产品开发建材、轻工、工业旅游等项目的协议,建设一处大型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项目总投资700亿元,分三期实施。一期项目达产后,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利税26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8800万元。
双鸭山通过大上项目,上大项目,逐渐把单一出售资源的城市,变成了一个资源转化、产业转优、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转型城市。日前,国电双鸭山发电公司三期扩建工程,主厂房、水塔、烟囱桩基础全部完成,冷却塔、除氧煤仓部分完成,累计完成投资6亿元。工程动态总投资42.7亿元,2008年竣工后,将成为东北三省最大的电站。
中国大唐有限公司在该市投资18.2亿元,上两台20万千瓦的供热式汽轮发电机组,供热750万平方米,终结了煤城没有统一供热的历史,同时兼顾电网调峰。目前,主厂房土方施工完成,预计年度完成投资4.5亿元。
2003年以来,该市开工建设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65项,总投资247.4亿元,实际完成投资52.6亿元,其中已投产70个。这些兴市项目达产后,将彻底改变双鸭山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