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火化时匿下一次性棺罩 殡仪馆盘剥死者犯众怒
2005-06-24 09:07:45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汤文学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24日电 本应与遗体一起火化的一次性棺罩,却被火化工偷偷匿下藏起来。事情败露后,殡仪馆态度蛮横、百般抵赖。近日发生在依兰殡仪馆的盘剥死者事件,在当地群众中引起公愤,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

  84岁的依兰镇居民李殿发6月2日逝世。为使老人“走”得体面,当晚21时,老人的长子李长江特地到依兰殡仪馆购买了“一次性棺罩”,花费350元。4日出殡那天,亲友、邻居等100多人7时30分齐聚依兰殡仪馆。20多分钟的遗体告别仪式一结束,殡仪馆副馆长雷晓华、火化工孙某便将送葬的人统统赶出火化间,紧闭房门准备火化。

  等待火化中,邻居提醒老人次子李长斌:以往居民曾议论说,这家殡仪馆不把一次性棺罩随遗体一起火化。出于担心,李长斌就与两位邻居一起,拉开紧闭的防盗门闯入火化间。

  据李长斌介绍:他们3个人的突然闯入,令雷晓华、孙某大惊失色。孙某发现死者家属要察看焚尸炉,马上伸手将电闸拉断。李强行将焚尸炉门打开,看见尚未焚烧的父亲遗体上下左右并没有一次性棺罩,便厉声追问。雷、孙支支吾吾。李于是打开火化间一侧的仓库,找到了贴有“故主李殿发之灵”名签的棺罩,并在棺罩里发现了亲人们放在遗体手中的贡品。

  火化间的吵闹声,惊动了送葬的人群。大家涌入火化间,面对眼前的情形,纷纷谴责殡仪馆盘剥死人的缺德行为。家属找到馆长杨国德,杨对火化工的行为只轻描谈写地说“这是失误”,当场拿出1000元要“私了”,被家属严词拒绝。

  发现老父亲竟是被放在肮脏送尸车上推进火化炉内的,老人长女李淑琴当场气得昏过去,自4日以来一直在打点滴。

  22日上午,记者随受害者家属来到依兰殡仪馆。在火化间,面对死者家属的质问,副馆长雷晓华辩解说,把棺罩藏匿起来,是“因炉门太窄,棺材无法随遗体一起进入焚尸炉”。家属当即予以驳斥。为戳穿雷的谎言,家属当场进行了验证。在距火化间不远处,家属们留作证据的棺罩依然存放露天。经测量,棺罩的宽度为50厘米左右、高30厘米左右。经家属测量,焚尸炉门的宽度为60多厘米。李殿发的三女儿李凤芝介绍:11日,家属、火化工曾一起做实验,证明棺材的上罩拿下来之后,下罩可随遗体一起进入炉内。采访中,当班的火化工李师傅也证实,炉内的空间,足以同时容纳遗体和一次性棺材。

  死者家属告诉记者:火化工偷藏棺罩的行径败露后,殡仪馆及依兰县民政局对家属关于彻底调查事情真相,追究当事人责任的要求置之不理,张嘴闭口总是问“你们想要多少钱”。

  22日11时30分许,记者随死者家属再次找到馆长杨国德。家属指出一个怪现象:死者家属租用依兰殡仪馆的铁棺材时,火化过程中都允许家属在场;而购买一次性棺罩的,家属统统被赶出火化间。近年来,殡仪馆还把火化间的透明玻璃贴上了不透明不干胶。因此,居民早就怀疑火化工在干偷走遗体棺罩的勾当,4日,李殿发火化过程证明了这一怀疑。对此问题,殡仪馆应做彻底调查,给居民一个交代。杨国德辩解说,李殿发棺罩被火化工偷藏是个失误,我没有义务为你们调查其他死者的棺罩是不是被人偷偷藏起来。家属问:作为馆长你有这个责任,不然要你这个馆长干什么?杨国德竟然回答:我坐在这儿就是挣钱,没必要回答你的问题,你可以找地方随便告我。

责任编辑:朱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