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6日电 24日,记者从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获悉,6月上旬以来,由于受强对流天气影响,黑龙江省部分地区遭受暴雨和冰雹袭击,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损失。令人欣慰的是,除受灾区外,今年全省农作物苗全、苗齐、苗情好于常年,并且长势良好。
近段时期的暴雨、冰雹灾害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雨量大,来势猛。10日下午,宁安市、望奎县等1小时降雨量在50毫米以上,达到大暴雨程度。其中,宁安市沙兰镇5小时降雨达200毫米,强降雨导致山洪和泥石流暴发,沙兰镇被洪水袭击,100多人被洪水吞噬,1228间房屋瞬间倒塌,损失惨重。二是降雹多,颗粒大。8日和9日,泰来、木兰、五常、庆安、绥滨、萝北等县(市)遭受罕见冰雹袭击,暴雨夹杂着冰雹倾泻而下,持续1小时至2小时,冰雹颗粒最大的直径达6厘米。有的地方一天内几次受灾,地表冰晶最厚达5厘米至10厘米,冰雹过后受灾农田一片狼藉。三是程度重,损失大。暴雨、冰雹灾害来势之猛,时间之长,程度之重,损失之大是多年少有的。宁安市的山洪猝不及防,生灵涂炭,木兰县的冰雹使重灾区农田幼苗荡然无存,黑河市的暴雨使低洼地块一片汪洋,农作物遭受灭顶之灾。全省初步统计,直接经济损失3.7369亿元。
据各受灾地区核查上报统计,截至20日全省有27个县(市)、340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164万人,死亡人口109人;倒塌房屋1630间,损坏房屋3682间;毁坏桥涵91座,道路63公里;受灾农田面积344万亩,其中成灾面积257万亩,绝产面积67.4万亩(其中大豆38万亩、玉米16.2万亩、水稻5.8万亩、经济作物7.4万亩),经济损失惨重。目前,全省已排除农田积水面积18.6万亩,占农田积水面积的98%,清淤泥面积3.3万亩,占89%,毁种面积47.2万亩,占绝产面积的70%。
另据统计,全省玉米、小麦、水稻、大豆四大粮食作物,一类苗面积9763.2万亩,占播种面积的86.4%,比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二类苗面积1175.2万亩,占播种面积的10.4%,比上年减少1.9个百分点;三类苗及毁补种未出苗面积361.6万亩,占播种面积的3.2%,比上年减少0.5个百分点。四大粮食作物中,苗情最好的是水稻,其次是小麦和玉米,最后是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