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哈尔滨九成吸毒者依赖摇头丸
2005-06-26 06:52:54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慕海燕 薛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26日电 从传统毒品鸦片、大麻到上世纪的海洛因、杜冷丁,目前毒品市场已向新型毒品摇头丸、冰毒过渡。据哈尔滨市禁毒部门统计,哈尔滨市九成吸毒者都是摇头丸、冰毒、“麻古”、K粉的“消费者”。这些新型毒品被称为“软性”毒品,虽然其毒性和成瘾性不如海洛因强烈,但由于其价格便宜、易于吸食、易于贩运,蔓延速度非常快,不容忽视。

  记者从市禁毒支队了解到,冰毒、摇头丸均属于苯丙胺类毒品,这些新型毒品从1999年流入哈尔滨市,因为其较海洛因、杜冷丁,易于贩运、食用方便、价格便宜,又具有较强的欺骗性(很多人认为摇头丸不会成瘾),很快取代了传统毒品。据介绍,新型毒品品种繁多,在哈尔滨市的迪吧、夜总会、歌厅等公共娱乐场所贩卖和吸食的情况相当普遍。近期禁毒部门发现吸食场所又在扩张,已经发展到了宾馆、饭店、洗浴、市区周边度假村,甚至延伸到了家庭。

  据统计,目前哈尔滨市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到万余名,占全市总人口的万分之十二。按国际通行的测算公式计算,一个显性吸毒者周围有4到5个隐性吸毒者,如果每个隐性吸毒者成瘾后成为显性吸毒者,那么他们周围又将有4到5个隐性吸毒者,这个数字是可怕的,这些吸毒者中近九成都是吸食新型毒品的。记者从黑龙江省戒毒中心了解到,吸毒人员低龄化问题突出,2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了70%,该中心收治的戒毒人员中最小的只有15岁。

  在庞大的毒品消费需求下,贩毒活动十分猖獗。近年来哈尔滨市毒品违法犯罪案件成倍增长,从1991年到今天,哈尔滨市毒品案件立案从每年十几起、上百起,逐步上升到上千起。一次性贩卖杜冷丁、摇头丸的数量从最初的几十支、几十粒,上升到几千支、上万粒。从哈尔滨市警方禁毒部门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在哈尔滨市贩卖的毒品均来自外埠。随着打击贩毒力度的不断加强,毒贩的反侦查能力也越来越强,有组织犯罪程度明显提高,还出现了以家族、血亲、地缘为纽带的跨地区贩毒团伙,他们拥有现代化交通通讯工具,利用航空运输、铁路货运和公路客运夹带等多种方式进行贩毒,还出现了邮寄、人体藏毒等贩运手段。去年,哈尔滨市警方还破获了多起患有绝症病人进行贩毒的案件。

  随着一次性贩毒数量的加大,毒品犯罪的暴力化程度也在加大。在哈尔滨市禁毒警方破获的案件中,80%以上犯罪分子都随身携带枪支或凶器,随时准备与缉毒人员“搏斗”。据介绍,2003年破获的一起特大贩毒案中,一名贩毒分子曾在沈阳爆炸抢劫银行运钞车,落网时在其身上搜出手枪两支、子弹3发;去年在一次抓捕毒犯的行动中,毒犯马某持枪驾车将5名缉毒人员撞倒,撞坏3辆警车,其中1名民警被拖出50多米多处受伤。

  据市公安局禁毒支队领导介绍,今年国家禁毒委员会要求全国各级禁毒部门从5月份开始组织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禁毒人民战争。哈尔滨市在这次禁毒人民战争中主要要打好5个战役:禁毒预防战役,禁吸戒毒战役,堵源截流战役,禁毒严打战役,易制毒化学品和麻醉药品、精神药物整顿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