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7日电 26日上午,记者乘车近一个小时,来到刚刚吃上自来水的道外区民主乡胜利村。刚一下车,闻讯而来的村民就围了上来。
“这水真清啊,真甜啊!我们再也不用喝那沉淀过滤的水了。”“有了这水,俺们这块地也值钱了,将来日子会更好了。”朴实的村民们,将自己心中的喜悦争相表达着。
在他们的热情邀请下,记者先来到了胡宝祥的家中。厨房里,一个压水井刚刚“卸任”。这口井,胡宝祥一家用了10多年。此前,他和其他几位村民共吃一口压水井。“吃这口井的水啊,也真是不容易,深了浅了,水质都不行,干脆不能吃。地下10米处的水还相对好些,但是也混浊,有时还有腥臭味。水沉淀后,表面都浮着一层油。”随即,他转过身,拧开刚刚安装的自来水的水龙.头,“看,这水多清,喝起来还有一股甜丝丝的味儿。活了大半辈子了,终于喝上好水了。”指着园里的菜地,胡宝祥说,以后就可以实行两种操作了。种地浇园子,就用打压上来的地下水;饮用及生活用水,就用纯净的自来水。这样既可省钱,又可节约用好水。说起自来水的收费,胡宝祥说,按人头收取,每人每月3元,一算起来,比原来用电泵抽取地下水花费的电费还低,划算。
随后,记者来到村民杨忠的家中。在杨忠的家中,抽取地下水的电泵还没有拆。杨忠说,喝了50多年的打压上来的水,做梦都想喝上好水啊。原来那水啊,都得烧开了蝎,就是那样,有时都要坏肚子。那水,又黄又硬,喝着顶嗓子,焖出来的饭发黑,碗和盘子不使劲蹭都要生锈,洗出来的衣服全都发黄。“现在这水多好啊,直接喝都没事儿,还有甜味。”高兴处,他随手拿起水瓢放了半瓢水喝了起来。
“感谢政府啊。为了让我们早点喝上好水,大冬天的,工人们顶风冒雪的干活。刚开春,地下土冻得深,他们就点稻壳化土,一层层的化,一层层的挖。一身土,一身泥的,吃了很多的苦,遭了很多的罪。喝上这么好的水,我们会念兴他们的,也会珍惜的。”58岁的宋淑元老人高兴得眼里闪出了泪花。在她家的水池边,还有两个原来用来沉淀过滤水的水缸。她说:“现在它该退休了。”
临走,在村委会,记者看到桌上摆放着两瓶水:一瓶清澈明净,一瓶混浊污黄。村委会干部告诉记者,这两瓶装的分别是当地人原来饮用的水和现在饮用的水,差别就这么大。要不,老百姓这么支持呢,施工时;占了地也二话没有。 “民心工程,百姓拥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