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7日电 据专家介绍,气温在0℃以下的隆冬和气温在33℃以上的盛夏,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临床研究证实,当气温超过33℃时,人体的新陈代谢会显著加快,对血液循环系统有很大影响。
专家提醒说,在炎热的夏季,应注意保护心脏,及时给心脏“消暑”。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者,锻炼身体最好不要选择在清晨进行,可选择在傍晚暑热消退后锻炼;要保障充足的睡眠时间,中午要适当休息;最理想的温度是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5℃到7℃。要多喝水,不要感到口渴了才喝水,不渴不等于不缺水;饮食清淡,少油腻,多吃一些带有苦味和酸味的食物,如苦瓜、百合、莴笋、芦笋、番茄、草莓、葡萄、山楂等。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