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正规军”缘何难敌“游击队” 早餐工程群众不买帐
2005-07-05 09:36:54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陈宝林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7月5日电 7月4日7时许,哈尔滨市松花江畔一个早市上,众多市民正围在一小吃摊前吃早餐。在这个市场上还有好多这样的简易露天小吃摊床,煎炒烹炸,热气腾腾,迎来送往,生意好不红火。

  同一个清晨,在友谊路上一个早餐亭前,半天没有一个人光顾,业主闲得看起了报纸。

  两个画面一个冷,一个热,形成了鲜明对比。问题出在了哪里?

  应该说,为了能让百姓吃上安全方便的早餐,政府借鉴发达地区经验推行早餐工程,出发点很好。可是,有好想法,更要有好办法。我们看到,半年来这种新型的早餐亭在哈市大街小巷设置了不少,但除少数经营状况尚可外,大都不景气,让一些经营者(多为下岗再就业人员)暗暗叫苦。而那些街头卫生条件堪忧的露天小吃仍是众多市民的首选。造成这种局面,是网点布局不科学?价格不合理?还是经营内容不符合大众的口味?没人说得清。

  “正规军”打不过“游击队”。这种情况似曾相识。有些事物,处于民间自发状态时本来挺好的,一旦政府行为介入想去规范并做强做大,常常是力气没少花,群众却不买账儿。某区有一个存在了多年的陶瓷市场,生意非常红火,辐射省内外,后来区里引资在别处搞了一个室内陶瓷大市场,强迫那些业户入驻,遭到强烈抵触,结果新市场成了空壳子,老市场依然故我。

  不论是早餐亭的冷遇,还是陶瓷市场的没落,都或多或少地暴露出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这使得他们在工作中心有余而力不足,拿不出好办法,效率不高,思路受限,好心办不成好事儿。真应该结合一些具体的事例,听听百姓和专家的意见,认真反思总结一下了。

责任编辑:朱丹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