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7月5日电 日前,《哈尔滨市城市远景规划方案》出炉。到2050年前后,哈尔滨远景城市空间将形成“X轴双环,四城双核”的沿江带状组团式结构。其中,在松花江与呼兰河交汇处还将再造一处80平方公里风景区。
规模:总人口1200万
据了解,哈市城市规划局按都市区、中心城区和城市片区三个层次,对2050年前后哈市城市化基本成熟阶段的城市发展规模进行控制。
都市区———城镇人口控制在300-1200万人左右。
中心城区———中心城区城市人口控制在800-1000万人左右,城市建设总用地控制在1000平方公里左右。
城市片区———按松花江南片与松花江北片划分。松花江南片约为450-500万人,江南主城区,其中包含平房区,以疏解为主,控制在300万人左右,建设用地约300平方公里;天恒片区控制在80万人,建设用地约100平方公里。航空新城控制在50-100万人,建设用地约50-100平方公里;松花江北片约为350-400万人,其中松北新区控制在200万人左右,建设用地约200平方公里;呼兰片区控制在50-100万人,建设用地约50-100平方公里。
结构:一江两河为框架2050年前后,哈尔滨市远景城市空间将形成“X轴双环,四城双核”的沿江带状组团式空间发展结构。
“X轴”指以松花江、呼兰河、阿什河形成的“X”型生态系统为框架。“双环”是指在现有公路四环的基础上,向北再拓展一个快速公路外环。“四城”指由“X轴”水系生态轴线划分的江南、江北主城区、呼兰新城和天恒新城四大城区。
“双核”是指江南主城区作为区域性的商贸、文化中心远景予以保留和提升;松北副城区则在行政文化中心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商务、物流、体育等新城市服务职能的主要聚集中心;江南、江北最终形成两个功能互补、相互呼应的城市发展核心。
交通:网格状地铁系统
2050年,城市有多种生活方式:从密集发达的城市中心高层公寓到周边中等密集区域中的低矮住房。由于具备了能快速运输人群而无交通拥挤的网格状地铁系统,街道成为人们可以休闲散步和安全行走的地方,不会受到十字路口交通的威胁。
居住:小区功能大而全
到2050年,哈尔滨这座城市将提供不同规模和风格的休闲区。数以百计的小区从城市中心辐射出去,而每一个小区都有自己的商业网点和服务设施,有小型公园和公共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