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黑龙江绿色使者夏令营”在哈尔滨起程
2005-07-09 16:30:03 来源:新华网  作者:呼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新华社哈尔滨7月9日电 由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的"2005年黑龙江绿色使者夏令营"首发仪式今天在哈尔滨举行,中国和俄罗斯的9个大学生队伍将按计划在黑龙江流域代表性地区开展活动。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俄罗斯远东分会黑龙江流域项目顾问西蒙向记者介绍,本次以"携手保护黑龙江绿色地带"为主题的黑龙江绿色使者夏令营,邀请了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共9所高校的大学生对全球重要的生态区--黑龙江流域开展一系列的社会调查和宣传教育活动。

  本次夏令营作为WWF"黑龙江-献给地球的礼物"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呼吁中俄两国流域内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加强合作,以推动实现更好的流域保护并分享在解决跨国界跨流域的环境问题上的经验。

  此前,世界自然基金会收到了来自中俄两国大学生提交的15个方案。经过评审,共有9个优秀方案(3个来自俄罗斯)得到资助。来自中国的北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和俄罗斯的9支队伍将考察黑龙江额尔古纳河流域少数民族聚居区、扎龙湿地、兴凯湖、长白山脉以及大、小兴安岭地区的湿地、林区和湖泊的生态环境。夏令营结束后,夏令营成员将于今年10月举行跨国大学生交流活动。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林业项目主任朱春全博士对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国际自然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无国界的,希望能通过各方努力,建立起黑龙江绿色走廊带"。

  据介绍,黑龙江(俄方称阿穆尔河)流域位于北温带和亚热带交汇处,森林、草原、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丰富。流域面积184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国部分为94万平方公里,被世界自然基金会确认为全球五大生态优先区之一,也是经科学论证为世界上生态特点和生物多样性的代表地区。

  黑龙江流域生态系统绝大部分还没有遭受不可逆转的人为的大破坏,但是生态资源枯竭、农业活动和污染加剧已构成非常严重的生态问题,区域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已经引起国际社会关注。

  今年6月8日黑龙江省获得了世界自然基金会颁发的"献给地球的礼物"证书,以表彰其在黑龙江省保护工作中的突出贡献。世界自然基金会将进一步支持黑龙江流域涉及的中国、俄罗斯、蒙古等国开展全流域生态功能改善,以形成黑龙江流域跨国界的"绿色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