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7月13日电 溺水、火灾、交通事故……当这些天灾人祸降临在头上时,我们的孩子能不能应对?是否有自救意识,能不能自我保护?记者1日下午,在哈尔滨市南岗区一曼街上,对路过的5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街头随访。其中,对于一个共同的问题:“当教学楼被火包围,老师带领学生转移,你在跟老师转移时最应该注意什么?”时,只有2人回答正确:要用湿毛巾捂着口鼻,沿着墙根弯腰跑。
从这些简单的调查可以看出,学生们的救人与自救意识严重缺失。
多位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反思谈到,学校的安全教育课受到应试教学的影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安全教育课常常是“有时间就上,没时间就取消;有老师就上,没老师就取消。”有些知识大多纸上谈兵。不少学校虽然开展了消防、溺水急救、地震逃生等安全教育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还开展了游泳课等以增加孩子的技能训练,但是,这样的安全教育并非每个孩子都能够接受得到。而且,学生根本没有参加演习的机会。
哈尔滨市兆麟小学教师徐秋云指出,安全教育都是一些与孩子生命息息相关的安全知识,“设想一下,如果孩子们连起码的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再好的学习成绩对他们又有什么意义?”“说实话,我们的孩子没有自保和自救的能力,甚至没有玩儿的能力,很多孩子根本就不会玩儿,身体协调能力极差,就是因为家长怕孩子在玩耍中受伤而过多地拦阻和干涉。家长疼爱甚至溺爱自己的孩子,但我们的孩子早晚会走向社会,遇到陌生人怎么办?独自在家有人敲门怎么办?出行时怎么过马路?这些渗透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安全常识更多的是要依靠家长在实践中来传授。”
就高中生命丧虎口事件,有人尖锐指出,在这名高中生的身上,可以看到其冲动、缺乏常识和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当前的教育体制造成了年轻人毫无责任感,他们对社会不负责任,对父母不负责任,对同伴不负责任,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所以才会出现一帮中学生醉酒玩老虎的荒唐闹剧和离奇悲剧。除了痛心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年因为对自己不负责任导致虎口丧生的悲剧,更加痛心的是一名受过这么多年教育的中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竟会如此淡薄。这是安全教育的失败,也是整个教育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