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3日电 赵永山,今年51岁,是嘉荫县乌云镇乌云村的一个极普通农民,由于他种植大棚蔬菜出了名,人称他为“赵大棚”。眼下,他拥有棚室6栋,总面积2150平方米。其中,钢筋骨架温室3栋,钢筋骨架大棚1栋,木架塑料大棚2栋。近几年,他每年收入都在5万元左右,去年,突破了10万元。
赵永山种菜,缘于一堂园艺课。
1990年9月,赵永山的女儿考入东北农学院,农闲时节,老赵去看望女儿,正值东农著名园艺专家蒋先华为女儿班级授课,在女儿和同学们的鼓励下,老赵平生第一次坐在大学的课堂内。没成想,这一坐,改变了他的人生。
蒋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及独到见解,让赵永山茅塞顿开。课后,他到试验室拜访了蒋教授。老赵的诚恳,打动了这位专家,蒋教授不仅给老赵讲了大棚种植技术,还送给他一些技术书籍。受到专家点拨,他又参观了一些大棚,眼界大开,当时就确立了大棚蔬菜种植项目。
开始,老赵只种了甜瓜和西瓜,每天起早贪黑蹲在地里,边学习边实践。后来,干脆在地里搭个窝棚,吃住在地里。
辛苦一年,老赵终于尝到甜头,收益不错。老赵开始对自己有了信心,为增加收入,他又建起小木棚开始蔬菜生产。
没想到,这条路越走越顺。蔬菜品种不断增加,并由高产型向优质高效型转化;大棚也由木架结构,发展到钢筋结构,最后发展到温室;产品销售,也不再是提篮挎篓镇内叫卖,而是向县内其他乡镇批发。
问起老赵成功的秘诀,老赵也不保守,谁问他,都说。他说,这些技术,都是致富的,他一个人富了,不算啥,村里人都富了,才叫真富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