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哈尔滨发展旅游业 仅有凉爽是不够的
2005-07-21 15:47:24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杜怀宇 王咏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21日电  据报道,今夏哈尔滨与南方城市温差创下历年纪录。由于“天帮忙”,游客人数比往年同期增加两成。业内人士说,作为国内位置最北的省份,黑龙江“酷省”概念的提出,意在突出这一气候优势。不期而至的凉夏,使得太阳岛、东北虎园内游客如织。

  作为寒地城市,哈尔滨夏季旅游一直是“温而不火”,今夏凉爽,旅游客流量平添几分“变数”。如何将“变数”变成常量?

  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士良说,城市不仅有自然资源,也有其人文资源,往往这些人文资源具有鲜明的个性,极富生命力。黑龙江是北魏、辽、金、清朝的发祥地,境内江河纵横,水资源居北方各省之首,高山湖泊、松涛林海、北极风光,勾勒出一幅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的绚丽画卷。夏季旅游的特色定位,关键在于对丰富资源的充分认知与挖掘,哈尔滨开埠之初,俄罗斯、以色列等移民大量涌入,百年哈尔滨洋溢着浪漫的欧罗巴风情,其周边地区生态游更具地域特色———“酷省”内涵变得愈发“立体”。

  据业内人士说,以哈尔滨城市游为圆心,沿301国道游览阿城金源文化、尚志帽儿山景区、碑林、中国土改文化第一村,方正森林公园、漂流等景观,被誉为哈尔滨周边旅游黄金圈。但这一经典模式,尚未能形成区域联合、资源的优势互补。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即负盛名的帽儿山景区,今夏预计接待人数将突破26万人次。尚志市旅游局局长焦恩金介绍,交通拥堵,停车设施严重不足,周边环境亟待整治,家庭宾馆档次低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景区发展的瓶颈。“帽儿山”的困惑,其它的旅游市县也存在。

  城市间区域联合,不乏成功范例。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四地旅游各具特色,整合形成粤港澳琼大旅游区,区域联合的产业战略实现了多赢。哈尔滨周边地区游,未能形成区域联合的“绝对值”效应,这其中存在哈尔滨辐射力薄弱、景区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等客观原因,亦有管理机制的滞后。与享誉世界的冰雪旅游相比,夏季旅游长期“沉寂”。

  曾参加冰雪旅游策划的作家唐飚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冰雪旅游长盛不衰源于冰雪文化的支撑,冰雪节、雪博会、冰雪大世界等旅游精品层出不穷,哈尔滨也因此被誉为“神奇的城市”,城市品牌借助旅游得以传播发散。哈洽会就已显示出展会带动旅游的魅力。

  哈尔滨蓝太阳旅行社经理曲华说,旅游的生命力取决于精品项目具有较高的文化“附加值”。如潮涌入的避暑游客,在游览中感受文化的愉悦,从而因凉夏而来,因倾心而留恋。缺少了旅游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厚重支撑,夏季旅游的“面孔”,又如何变得生动而妩媚?

  “寻求夏季旅游的最佳出口,使其与冰雪旅游双璧生辉。”这个目标,正越来越逼近我们。捕捉时机,从容应对,在城市竞争中赢得主动,让不远千里而来的游客,在感受凉夏带来的种种惬意时,也沉醉于哈尔滨独特的魅力。届时,夏季旅游、冰雪旅游双璧生辉,将变为现实。    

  在宾县龙珠二龙山旅游风景区里,众多游客在大自然中感受田园风光。

责任编辑:单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