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巍母女被解救出来了?选她们离开了那间长期禁锢她们的小屋,被送到了医院里。表面上看,对姜巍母女的解救工作告了一个“段落”。在我们的国家里,一些不幸的人即使在“角落”里,也不会被遗忘,也会受到关怀。这次解救工作是符合公众愿望的,是有示范作用的,加深了党和群众的联系。
然而,如果把整个解救工作比作是一首“赞歌”的话,那么这“歌”还仅仅是开了个“头”;如果把整个解救工作比作是一篇文章的话,那么,前面的这一段工作,也不过刚刚写完了文章开头的一个部分。前一段工作的告一“段落”,正宣告着下一段工作的开始。
把解救后的文章做好,是广大群众的强烈要求。在姜巍母女离开了小屋之前,广大群众的心是“悬”着的,现在当姜巍母女离开小屋之后,那千百万颗悬着的心也并没有“落地”。怀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们,仍然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这命运多桀的母女——她们在医院里的状况如何?她们的病医治得怎么样了?她们出院之后将会住在哪里?生活有没有保障?姜巍母亲的病情要不要紧?能不能医治好?姜巍不是希望上学吗?她上学之后学习能跟得上吗?她与同学相处得如何?人们的心中揣着这些疑问,并不是仅仅出于“好奇心”,而是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对姜巍母女予以真诚的帮助。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关怀,是姜巍母女被解救并能得到妥善安排的真正动力,离开了广大群众的支持与关怀,就不会有前一段的“解救”,也不可能把解救后的文章做好?选
把解救后的文章做好,是我们党的“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要求,也是我们党要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姜巍母女是我们社会中两个遭到了不幸的成员,我们说要解救她们,并不是说把她们搬出小屋就完事大吉了。要把好事做到底,要使姜巍母女真正感到社会的关怀,要她们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这才是“以人为本”,这才是“构建和谐”。无须讳言,当地政府过去在关心姜巍母女方面的工作是有缺憾的。解救出来之后,希望管区政府能真正把党的温暖和群众的关怀通过自己踏实的工作充分体现出来。
要做好解救后的文章,也许是一件比“解救”本身更难做的工作。这解救后的文章,要求我们能更有耐心,更有爱心,工作更踏实,更细致。更要依靠党,依靠群众,从广大群众那里汲取智慧,把姜巍母女的情况及时地向广大群众通报,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一切包打天下和越俎代疱的做法都是十分错误的。
作为率先报道姜巍母女事情的新闻单位,我们《黑龙江晨报》的新闻工作者将一如既往,不辱使命。我们将满腔热情地继续报道姜巍母女的情况和信息,向市民如实报告解救后的文章的进行情况,与有关部门一起把解救之后的文章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