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7日电 年初以来,肇州县妇联在广大农村妇女中开展了“巾帼龙型经济———鹅产业竞赛”活动,多次对农村妇女进行养鹅知识培训,服务和扶持她们发展鹅经济。目前,全县参加孵鹅和养鹅的妇女达5000人,养鹅总量达120万只。
肇州县妇联针对广大农村妇女急需养鹅技术的实际,聘请市、县畜牧师,采取集中与分散、走村与进户的方式,分别对各乡镇妇女进行技术培训,就鹅雏孵化、饲料配方、鹅疾病防治的有关技术进行专题讲座,共举办养鹅培训班12期,同时还为养鹅户印发了5000余册《养鹅知识手册》。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扶持,农村妇女养鹅人数不断增加。
于海晶今年31岁,是托古乡托古村的一名普通农家妇女。在县、乡妇联的扶持下,她从2001年开始养鹅、孵鹅雏,经过精心的饲养和管理,养鹅规模不断壮大,到现在已经发展成年销售鹅雏15000只、年收入2万元的大户,采访时于海晶感慨地说:“我养鹅也经历了一段艰难曲折的过程。由于不懂技术,第一年,我养了100只鹅雏,三个月后得瘟疫病死了38只,眼看到手的钱竟不翼而飞了,我的眼泪都掉下来了。家人抱怨,别人风言风语,但我没有退缩,经过一番冷静思考,觉得自己养鹅缺少防疫技术,于是我多次参加县、乡妇联组织的养鹅技术培训班,边学习边实践,很快就掌握了这项技术。我把剩下的大鹅留下来作种鹅,靠培训所学的技术搞起了孵化,没想到第一次孵200只鹅蛋,竟孵出了150只鹅雏,这下可把我乐坏了,感受到了养鹅所带来的乐趣。今年年初,县妇联到我家走访,得知我买饲料缺资金,妇联领导主动掏腰包,帮助我解决了燃眉之急。”
在于海晶的带动下,全村妇女有30%开始养鹅,今年全村饲养量达到了3万只。
于霞是丰乐镇幸安村的养鹅大户,2002年她准备大规模养鹅时,资金成了大难题,县、乡妇联知道这事后,为她解决2万养鹅贷款,她当年就孵化种蛋5000只,光卖鹅雏就收益1万元。今年,妇联为她贷款2万元,她新建鹅舍5间,孵化种蛋10000只,养成鹅1000只。在她的带动下,幸安村已建起了养鹅基地,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鹅村。据悉,肇州县妇联不但组织和培训广大妇女发展畜牧业,而且还为养殖户提供信息服务,帮助她们联系产品销售。仅去年,就帮助养鹅户销售成鹅80万只。
在于海晶的带动下,全村妇女有30%开始养鹅,今年全村饲养量达到了3万只。
于霞是丰乐镇幸安村的养鹅大户,2002年她准备大规模养鹅时,资金成了大难题,县、乡妇联知道这事后,为她解决2万养鹅贷款,她当年就孵化种蛋5000只,光卖鹅雏就收益1万元。今年,妇联为她贷款2万元,她新建鹅舍5间,孵化种蛋10000只,养成鹅1000只。在她的带动下,幸安村已建起了养鹅基地,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鹅村。据悉,肇州县妇联不但组织和培训广大妇女发展畜牧业,而且还为养殖户提供信息服务,帮助她们联系产品销售。仅去年,就帮助养鹅户销售成鹅80万只。